刘得仁
逢吕上山人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 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 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注释】: 逢吕上山人:遇到吕上山人。逢,遇也。吕上山,名士。逢,拜访、会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吕上山处遇见他时写的一首赠别诗。吕上山是一位隐士,他与世无争,不慕名利,生活简朴,过着清静闲适的生活。吕上山见到年老体衰的杜甫后,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赏析】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在唐人中独树一帜。他善于捕捉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大自然的美,并把这种美渗透进自己的诗里,使之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访曲江胡处士》就是一首以写景为主、抒情为辅,融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诗歌。 首联:“况复归山后,而今已若仙。”诗人首先描写了归隐之后的景象。归山后的闲适生活,如入仙境一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归隐后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颔联:“卜居天苑畔
慈恩寺塔下避暑 【注释】凌:凌驾。巨塔,指慈恩寺塔。 修竹:长青的竹子。 竟日:整天。 虚籁:指风声。籁,古代管乐器,此处泛指自然之声。 僧真:僧人真。 生我静:使我心境宁静。 水淡发茶香:指沏茶时水面平静,茶叶散发清香。 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在东楼久久地坐着眺望,听着夕阳下的寺院钟声,心情舒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慈恩寺塔下的避暑之景。首句写古松凌巨塔
【解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以儒者的身份宿在无可上人院中,与无为僧谈禅论道。全诗写诗人对佛理的体悟,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答案】 译文: 我与无为僧人偶同住宿,夜深时窗下传来更声。已经很久没有忘却世间尘事,与他畅谈直到天明。高高的月亮倒映在松影里,风吹来一磬的声音。真真假假都是幻境,不必去理会这些虚幻的人生。 赏析:
【解析】 1.“相逢”二句,写诗人与朋友相遇于清夜,相谈甚欢。这两句是说:我们相逢在清静而美好的夜晚,相互倾诉着心里话,彼此了解更加深入。实,实在、真实的意思。转,互相交流。诗中“言实”“转相知”都是指互相交流。译文为:相逢在清静美妙的夜里,彼此倾心交谈,更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2.“共道”二句,写朋友之间虽然名位不同,但都能坦诚相对,不疑猜。共道,都这样说。名虽切,指地位不同,名望高低不同
【注释】: 1.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夏天在樊川别业的住所) 2. 无事称无才(无事的时候,自称没有才华) 3. 柴门亦罕开(柴门很少打开) 4. 脱巾吟永日(解下头巾,整日吟诵) 5. 著屐步荒台(穿着木屐,走遍荒废的楼台) 6. 风卷微尘上(风卷起微尘) 7. 霆将暴雨来(雷电即将到来) 8. 终南云渐合(终南山的云彩渐渐聚拢) 9. 咫尺失崔嵬(咫尺之内,山峦已经变得不再高大) 【赏析】:
诗句释义: 1. 省学为诗日,宵吟每达晨:在学校学习写诗的日子,夜晚吟诵常常到清晨。 2. 十年期是梦,一事未成身:十年的梦想都像一场空想,一事无成却依然活着。 3. 枉别山中客,殊非世上人:枉自离别了山中的客人,他与世间的人完全不同。 4. 今来已如此,须得桂荣新:现在的情况已经如此,必须要得到新的荣耀。 译文: 在学校学习写诗的日子,夜晚吟诵常常到清晨。 十年的梦想都像一场空想
诗句解析 1 为道常日损: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修行的哲学观念,即在追求道的过程中,应该常常减少欲望和执着。"为道"指的是追随或实践道家的思想或行为方式;"常日损"则是强调这种减法过程是日常的、持续的行为。 2. 尊师修此心:这里的“尊师”指的是尊敬并学习老师的智慧与教导,而“修此心”则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修炼自己的内心。 3. 挂肩黄布被:描述了一位修行者所穿着的衣物
注释: 1.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高人在这里休息的地方与这个弯曲的池塘相连。 2. 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树木刚经过春天,而深山就在眼前。 3.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远方的山峰刚刚被雨水覆盖,而一片石头似乎正在升起烟雾。 4. 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多次有僧人来这里住宿,因为他们欣赏这里的安静和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以“高人游息处”开头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内容是写景玄禅师院的清幽和古僧精进的风范。前两句点出题中“景玄”二字。“师复是谁流”,意思是:这位老师是谁呢?这一句用反诘的语气来表达对景玄禅师的敬仰之情。接下来三句,写景玄禅师的为人,其为学为事的作风。最后两句,写景玄禅师住过的寺院,与自己住过的深山寺相比,景玄禅师所居的景玄禅院更为清幽。 【答案】 景玄禅师(景玄禅师) 译文: 古时的僧人都是精进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