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要求学生对全诗进行翻译,同时注意注释,最后写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感悟。此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山行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第一句“策杖向山碧”的意思是拄着拐杖去观赏那青山如黛的美丽景色。“策杖”即拄着手杖,古代文人雅士外出游赏时常携带手杖,以示身份。“山碧”即青山如黛。第二句“心清境亦幽”的意思是:我心澄澈
江路感旧 山藏春谷堞,岸折石城船。 白发寻前路,青春似往年。 落花江馆雨,丛树县楼烟。 未逮忘情者,临风故黯然。 注释: 1. 藏:隐藏、隐蔽。 2. 折:折断。 3. 白发:指年老的发丝,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年纪。 4. 寻:寻找、探索。 5. 前路:前面的道路。 6. 落花:飘落的花瓣。 7. 丛树:密集的树木。 8. 县: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9. 黯然:失意、忧郁的样子。 译文:
销暑 古木阴能大,空墙日亦幽。 风丝垂缢女,雨蔓长牵牛。 尚友诚多逊,离人庶寡羞。 暑窗深竹韵,危坐与神谋。 注释: - 古木阴能大:指古树茂盛遮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空墙日亦幽:形容空荡的墙壁在日光照射下显得更加静谧。 - 风丝垂缢女:形容风吹过女子的发丝,像系着绳子一样。 - 雨蔓长牵牛:形容雨水滋润了大地,植物生长繁茂,如同牵牛花般缠绕在一起。 - 尚友诚多逊
【注释】 ①灵谷:指庐山之东麓,又名香炉峰。②石湍:山涧水声。③趺坐软:指僧人盘腿而坐。④衲衣寒:指僧人穿着的僧袍很薄,所以感到冷。⑤孤月胸前指:形容月亮像一弯新月一样挂在胸前。⑥问轻安:询问对方是否平安。⑦居士室:指作者居住的地方。⑧“暂接”句:表示暂时来此拜访,问候一下居士的安好吗?⑨居士:指作者自己。⑩问:询问,问候。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与庐山香炉峰下灵谷寺住持的一次酬答之作
积疴谢书册,人事亦无关。 旷尔一室内,秋声动远山。 廊依风叶转,砌绕露花斑。 客至希言说,依依久坐还。 注释: - 积疴谢书册:指疾病痊愈后暂时放下了书籍。 - 人事亦无关:形容心境宁静,外界的事务似乎与他无关。 - 旷尔一室内:宽敞明亮的房间。 - 秋声动远山:秋天的声音传遍远方的群山。 - 廊依风叶转:走廊上的风带动着树叶转动。 - 砌绕露花斑:墙壁上缠绕着露珠,花朵斑驳地映照着阳光。 -
注释: 1. 天柱万重云,云中抗栋棼:天柱山有千丈之高,上面布满了层层叠叠的云雾,就像楼阁中的柱子一样。 2. 岩花稀见客,松荫独随君:在山上岩石间,花朵很少,很少有人来观赏;而松树的树荫却能随着你的离去而移动。 3. 浣手旁行字,琴心《内景》文:你洗手后,我在旁边写着文章(或诗句);我的心中如同弹奏《内景》曲,沉浸在其中。 4. 坐忘如著论,须与谪仙闻:你坐着什么都不想,就像写一篇大作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天门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草绿濡须口,天青博望门。 - “草绿”形容草的颜色翠绿鲜艳,“濡须口”可能是指某个地名,因为草色鲜绿常常与水乡或湿润之地有关。 - “天青”则指天空呈现出的蔚蓝色,“博望门”是古代的一座关隘,可能是诗人所在位置附近的一个著名门户。 2. 云山开四面,波浪急东奔。 - “云山”描绘了山峦叠嶂的景象,云雾缭绕在山峰间
【注释】 野戍(zhèng ):指荒僻的边塞。无障:没有屏障。 停舟(zhōu ):停船。此作邻:把船停在这里,好像邻居。 连朝江路冷(lí cháo jīng lù lěng):一连几日江路寒冷。 数点岸花春(shǔ diǎn àn hán chūn):岸边几点春天的花朵。 白雾离村树(bái wū lí cūn shù):村庄上空飘浮着的薄雾。 青芜向渡人(qīng wú xiàng d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独自行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无复平生侣”,意味着他已不再有旧日的朋友相伴,这种孤独感油然而生。第二句“重于故迹经”,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刻记忆,他的足迹遍布曾经一起走过的路。第三句“春风吹短发”,描绘了他在春天里,春风拂过的瞬间,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生机勃勃的力量。第四句“江路数长亭”,则是对江边长亭的描述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行旅诗。首句“不见春江际”,意思是说,在春天的江面上看不到江岸;次句“安知路所经”意思是说,不知这条路是经过哪里;第三句“远随烟外席”的意思是说,远远地跟随着烟雾中的小舟;第四句“时逗岸边亭”意思是说,不时地看到河岸边有亭子出现。这四句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之景。五、六句“鹊尾云弥白,鸠玆山渐青”,写诗人所看到的景物。七、八句“更投前港宿,雨势复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