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
【注释】 水华:水中的花草,这里指水。 究灵奥:探究其深奥之处。 阳精:太阳的精华,这里指日光。 具闻:详细地听说。 上仙诀:神仙的秘法。 留丹:保存着仙丹。 饵:服用,这里指炼服。 潜名:隐藏名声。 柱史:柱子上刻有文字的人,这里指记功的人。 隐迹:隐居不出。郎位:郎官的职位。 委曲:曲折、弯转。凤台:凤凰台上。 柏寝:柏木做的床,这里指陵墓。 萧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作者自比。 徘徊
诗句释义与译文 从诗中领略历史与情感交织之美 1. 止杀心自详:表达内心对于和平的渴望与追求 2. 胜残道未遍:描述战争虽胜利但未能彻底结束 3. 四主渐怀音:象征四方逐渐获得和平之声 4. 九夷稍革面:表示少数民族也开始改革面貌,迈向和平 5. 世治非去兵:强调在和平时代不应放弃军事准备 6. 国安岂忘战:提醒国家在安全时不可忘却备战的重要性 7. 钓台闻史籍
注释:细腰纤细柔美,但身不由己,无法驾驭。娇羞怨恨中,独自站立,心中只牵挂着一个人。在曲艺表演中,她为迎合主人的喜好,故意做出娇嗔的举动,以博得主人的欢心。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歌伎在宴席上侍酒时所表现的各种情态的诗歌。诗人以高度的概括力描绘了歌伎的体态、表情以及内心活动,细腻而逼真地再现了歌伎们在宴会上的情态。前四句写歌伎在宴席上的举止。“纤腰袅袅不任衣”一句,写她的身体纤细柔软,但身不由己
直石头诗 注释: 这首诗是李白在任江州司马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 译文: 率土皆是王之领域,哪能知晓全高尚之人? 东垄放弃黍稷,西游入卿相之列。 属逢利建始之时,投分参末将之列。 尺寸之功未能施展,河山之赏已昭彰。 摄官因时暇而归隐,曳裾聊以期望。 郁盘之地地势遥远,参差百雉的壮观。 翠壁绛霄际处,丹楼青霞之上。 夕池出濠渚之中
``` 龙马紫金鞍,翠眊白玉羁。照耀双阙下,知是襄阳儿。 译文: 高贵如龙的紫金鞍,美丽如翡翠的白玉缰绳。照耀在皇宫的双阙之下,知道这定是襄阳的勇士。 注释: - 龙马:形容马极为威武、神骏,通常用于形容坐骑或者战马。 - 紫金鞍:指用紫色金属制成的马鞍,通常象征着尊贵和华丽。 - 翠眊白玉羁:翠是指一种珍贵的绿色染料,这里用来描绘马辔的颜色;玉是一种珍贵的材料,象征贵重与纯洁。 - 照耀
诗句如下: 陌头征人去,闺中女下机。 含情不能言,送别沾罗衣。 译文: 在街头,有人征途远行,家中的女子正在织布机旁。她含情脉脉却无法开口表白,只能送行的人才能感受她沾满泪水的面容。 注释: - 陌头:地头,街头。陌,田间小路,街道,指外出的道路。 - 征人:征战之人,远征之人。 - 闺中:闺房中,家中。 - 下机:从织机上下来,停止工作。 - 含情:怀着感情;怀着深情。 - 不能言
这首诗是诗人任殿中宗记室王中书别诗的一首。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首联“问我去何节?光风正悠悠”设问,表现了对友人离别之情的不舍。颔联“兰华时未晏,举袂徒离忧”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忧愁之情。颈联“缓客承别酒,鸣琴和好仇”则展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尾联“清宵一已曙,藐尔泛长洲”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十六首》之一。《子夜四时歌》是一首描写四季变换和人们生活情感的诗歌,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季节更迭中的情感变迁,以及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和无奈之情。 诗句“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一年漏将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注释 朱丝玉柱:红色丝弦和玉石制的柱子,形容宴会上陈设华丽。罗象筵:用象牙雕刻的筵席。飞琯促节:《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有方士能为五音之律,又作《安世房中歌》,其声御四夷。又作《郊祀歌》,帝登雍后,祭后土祠。使侍医司马射鸟以弓弦为宫而鼓琴,帝悦之,命曰《安世房中乐》。乐奏八曲:《天马》、《凤将雏》、《文鹿》、《蟠竹》、《金丝》、《朱鹭》、《昭华》、《武象》。”飞,即飞羽
《欢闻歌二首其二》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衍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相思木的合影复同心,以及游女不可求的情景。接下来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南有相思木:“南有”指的是南方地区,“相思木”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爱情或思念之情。这里的“相思木”既代表了地理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心中的深情。 - 合影复同心:“合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树木的枝叶相互重叠,形成一种紧密相连的景象。而“复同心”则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持久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