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诚
题画 花下抛书枕石眠,起来闲漱竹间泉。 纸窗石鼎灰犹暖,残烬时飘一缕烟。 注释: 1. 花下抛书枕石眠:在花朵之下抛下书本,枕着石头睡觉。 2. 起来闲漱竹间泉:醒来后,我悠闲地漱洗着竹子间的泉水。 3. 纸窗石鼎灰犹暖:纸窗户上的石鼎里的灰还很温暖。 4. 残烬时飘一缕烟:残余的灰烬时不时飘出一缕烟雾。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山水之间悠然自得生活的田园诗
【注释】 客中:在旅途中或他乡作客。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小桥溪水绕回廊:形容风景清丽宜人,诗人置身其间,心情舒畅。独对西风忆故乡:诗人独自面对秋风,思念故乡之情涌上心头。山崦人家秋色晚:指山坳里人家的景色在秋天显得特别美丽;夕阳西下,秋意正浓。可能无菊对重阳:意思是说也许没有菊花可以赏菊,只能默默地度过这一佳节。 【赏析】 《客中九日》,唐·孟浩然, 此诗是孟浩然在旅途中所作
【注释】 1. 钱唐:指浙江省杭州市。江晓渡:指在早晨的钱塘江上渡船开始渡人。 2. 黛眉:青黑如黛的眉毛,形容女子的美眉。 3. 暖风无力:形容春风温暖而没有力量。 4. 绿树轻烟:形容春天树木的颜色像轻烟一样淡雅。 5. 酒旗:古代酒店悬挂的旗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钱塘江早春景色的小诗。首句写雨后青山展露黛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山的美景;次句写暖风吹拂着帆影,却显得无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和总结。“岁晏”即年终,“山人家”指隐士或隐居者,这里指诗人自己;“青山”指山中树木的青翠色;“松径”泛指山林小路;“阴阴”形容树木茂盛;“林涧”,指山中的树林与溪流;“日冻”指阳光透过树丛照在雪上,使雪变得透明,好像太阳一样。“枇杷花”是一种果树的花,是诗人所见到的。“压”意为覆盖、遮盖
注释:池边栏杆旁水摇荡着帘子的影子,石床上吹来的风带着碧色的烟雾斜斜地飘散。鸟儿啼声刚刚停止,忽然又飞走了,惊落了庭院中的半棵山杏花。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居住的环境。“池槛水摇帘影动”,写自己居住的院落,池边的栏杆旁水波荡漾,摇曳着垂在栏杆边的窗帘影子,仿佛也在随风飘荡。“石床风引碧烟斜”,写自己居住的庭院,石床上吹来的风吹动了碧色的烟雾,烟雾斜斜地飘散开来。“鸟啼才歇忽飞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句解读,注意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要注意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本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首二句写市井之喧;第二层,三、四句写邻里迎迓;第三层,五、六句写亲友相聚;第四层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莫造屋,莫造屋”,是说不要造房子;“何用经年兴土木”是指为什么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建造房屋;“造屋人在堂”指的是那些建筑房屋的人,“拆屋人在腹”指的是那些拆除房屋的人。诗人通过写“造屋人”与“拆屋人”的不同命运,来揭示出社会变迁对人生命运的影响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 - 余尝作二诗观者皆喜文卿见余写此卷俾余书之于上 - 这是第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创作了两首诗给读者观看,并让文卿将这两首诗写下来,作者希望将其展示给众人。 - 莫买田,莫买地,买田置地增家计。西陌东阡恣兼并,不知户役随田至。 - 第二句诗是“莫买田,莫买地,买田置地增家计”,表达了作者认为购买田地可以增加家族财富的观点;第三句“西陌东阡恣兼并
【注释】 1.吴江:指江苏省的苏州市。长桥:横跨在吴江上的长形桥梁,是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因位于吴江而得名。 2.天险不可梯:意指这座桥梁高耸入云,无法通过梯子攀登上去。 3.白石不受鞭:比喻这座桥梁坚固无比,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 4.空疑幻人试幻术:想象那些神仙施展法术,用幻术将这座桥梁呈现在眼前。 5.神输鬼运来尘寰:暗示这座桥梁是由神灵和鬼神共同建造,带来了人间的繁华。 6.跻涛驾浪径空阔
《山行》 水声㶁㶁山中路,林深不知林外雨。 转来涧深不可渡,沿流直过前山去。 前山脚下溪路斜,隔江遥见山人家。 注释: 㶁㶁:形容水声。 溪路斜:指山路弯曲。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首句“水声㶁㶁山中路”,以水声开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林深不知林外雨”一句,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却浑然不觉外面正下着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