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存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前四句写自己能隐宜晚,后四句写自己老来心闲体健。 操氏,即操行(字伯通)之误。“操氏”,是诗人自指。 宁论晚,犹言岂论晚。《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岁,才能知道自己的“天命”。这里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能隐宜晚。谁知晚更宜,意思是说:谁知道我晚年更为适宜隐居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纪念他的朋友黄易安而写的一首七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芝麓开仙迹,丹霞傍洞天。 - “芝麓”指的是山脚下长满灵芝的地方,这里用作比喻,指代一个神奇的地方。 - “开仙迹”意味着这个地方有着神仙留下的痕迹或传说。 - “丹霞”是指红色的云霞,通常与道教有关,这里可能指代道教的修行之地。 - “傍”表示靠近、依附的意思
冬日郊行 万窍声鸣镝,云连色死灰。 群鸦刺天去,孤隼遇风回。 木叶无可落,梅花不肯开。 归来聊抱膝,吾芋固堪煨。 注释: 1. 万窍声鸣镝:万处都有声音在鸣叫,犹如箭靶一样发出响声。 2. 云连色死灰:乌云密布,颜色如死灰一般。 3. 群鸦刺天去:一群乌鸦飞向天空。 4. 孤隼遇风回:一只孤独的鹰遇到风便转身回来。 5. 木叶无可落:树叶已经落完了。 6. 梅花不肯开:梅花不愿意开放。 赏析:
宿王存善江楼 晚出番君国,夕眠王粲楼。 疏砧深巷雨,残角古城秋。 邂逅成幽趣,登临忆旧游。 好将尘世眼,长此对螺舟。 注释: 宿王存善江楼:在王存善的江楼中过夜。宿,住宿。王存善:生平不详,唐代诗人。 晚出番君国,夕眠王粲楼。 晚出:傍晚离开。番君国:即今四川彭水一带,古代为夜郎国地。王粲楼:三国时期,刘备曾驻军于此,并建有王粲楼。 疏砧深巷雨,残角古城秋。 疏砧:稀疏的击打声。雨,下雨的声音
注释 - 赠郑尉耕岩:这首诗是诗人对郑尉在耕种岩地的生活的赞扬和祝福。 - 岩栖今郑老:指郑尉现在隐居于山中,过着隐士的生活。 - 市隐旧梅仙:指的是过去曾经隐居过的梅仙人。 - 世隔青衫梦:形容诗人与世隔绝,如同梦中一般。 - 诗凋白发年:指诗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岁月已经改变了他的容颜。 - 故山三径草:指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田野上长满了野草。 - 乐土一衰烟
【注释】 悼所乘紫骝:怀念曾经骑过紫骝的马。 共诧追风健:大家都夸赞我骑马追赶风的神速。 何虞历块伤:又何必担心被石头绊倒呢? 世非无骏逸,我独念驯良:世上难道没有骏马吗?但我却只喜欢这匹驯良的马。 短策城边月,枯萁野枥霜:骑着一匹短小的鞭子,在月光下驰骋,在荒野上奔驰着。 旧游堪一嘅,心愧敝帷藏。:回想过去的旧游,真是让人心酸啊!因为自己心里有愧,所以只能把马藏在破帷里。 【赏析】
【诗句释义】 1. 爱子眉垂白,于余眼倍青。 - 爱子:指诗人的儿子,可能年纪尚小,故称“爱子”。 - 眉垂白:形容年老的眉毛像白色的丝线一样下垂,这里用来形容儿子年幼而眉色苍白。 - 于余眼倍青:形容自己的眼睛依然明亮有神,与“爱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眠云豫章榻,呼月鹊湖亭。 - 眠云:比喻身在云端,形容诗人身处高远之地,如在云端之上。 - 豫章: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诗人隐居的地方
诗句释义: 1. 半生真逆旅 - "半生"可能指人生的中段或晚年,“逆旅”在古代汉语中指旅途中的旅馆,此处形容人生旅途的艰难。 2. 万事等虚舟 - 比喻世事如浮云般变幻无常、难以把握。"虚舟"是形容没有实质依靠的船。 3. 未老先成懒 - “未老先”意味着还没有老就已经显得懒惰,暗示了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斗志和活力。 4. 虽贫不解愁 - 虽然贫穷,但并不因此感到烦恼,显示了作者内心的坚强与乐观
壮怀 登览心犹壮,栖迟鬓易凋。 注释: - 登览:登山眺望、游览观光。 - 栖迟:居住停留。 - 鬓:指人的两鬓,即头发。 - 有遂:实现愿望。 - 办取:设法得到。一裘貂:指穿上皮毛制的衣服御寒。 译文: 登上山峦眺望风景时,心中依然充满豪情壮志;但岁月蹉跎,转眼间已到了垂暮之年。 江山似乎有所期待,仿佛在等待什么;而岁月不饶人,总是无情地流逝。 骑着马去观赏嵩山的壮丽景色
风雨 风雨春强半,莺花日许长。 注释1:风雨,指春风和煦,雨丝绵绵。春强半,指春天已近尾声,但气候仍然温暖。 译文1:春光明媚,风雨交加,正是一年之中的春天将尽之时,然而气候仍然温暖。 诗添子美瘦,酒减次公狂。 注释2:子美,杜甫的字;次公,李白的字。这里用杜甫瘦弱、李白狂放来形容两位诗人的性格特点。 译文2:杜甫因为天气寒冷而消瘦了,李白则因为饮酒过量而显得有些狂放不羁。 客欲巾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