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绝句十首 其六 一叶飞秋万树寒,行吟憔悴倚栏干。 渊明只忆晋朝事,满眼黄花泪不乾。 注释: 1. “一叶飞秋”与“万树寒”形容秋季景色的凄冷与萧瑟。 2. “行吟”指诗人在旅途中吟咏诗歌。 3. “憔悴”描述诗人因思念而容颜消瘦。 4. “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 5. “晋朝事”指陶渊明的生平和事迹。 6. “黄花”通常代表菊花,此处可能寓意陶渊明的清高品格。 7.
注释:我曾在旅途中听过猿猴在月光下哀啼,如今每当想起这件事,就感到悲伤。北风昨夜是多么无情啊,又带来了冬天的寒意。 赏析:诗人以“即事”为题,抒发了因秋风而触发的愁绪。开头两句,诗人写自己曾经听月下猿声的经历,并由此引发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每逢看到猿猴在月下悲啼时,就会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如今每每触景生情,也难免产生悲伤的情绪。这两句诗是说,他曾经听到过猿猴在月下哀啼的声音,那是一种凄凉的声音
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八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银汉斜倾玉漏残:这里的“银汉”指的是银河,通常用来比喻夜空中明亮的星辰或银河;“斜倾”则形容其倾斜的状态,增添了一种动态美;“玉漏残”则形容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夜深人静的感觉。 2. 钗虫熠熠照清寒:这里的“钗虫”可能是指古代妇女的头饰之一,如步摇、钗等,它们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 寄同庚友 淳祐初年同下生,已经三十七番春。 此身虽堕胡尘里,只是三朝天子臣。 译文 淳祐初年我们出生在同一时间,转眼间已经度过了三十七年的春秋。虽然身处异族统治之下,但我始终忠诚于南宋王朝,尽忠职守,为三朝天子效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南宋时期面对外族入侵时的无奈和坚定。首句“淳祐初年同下生,已经三十七番春”描绘了两人同年同月同时诞生的巧合
注释: 这四句诗是说,这里的风景优美清洁,没有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人感到无尽的美好。在这里,人们可以忘却世间的烦恼和纷争,享受着宁静和美好。那些来到这里的人大多都会避开世俗,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心中的一个理想之地——一处风景清幽、四季如春的地方。这里的风物清妍,不染尘世的烟火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美好
绝句十首 其一 羊裘独钓浙江湄,百姓哀哀苦乱离。 但得汉家鸿业在,莫愁光武奋身迟。 诗句释义 1. 羊裘独钓浙江湄:描述一位身着羊皮大衣的渔夫独自在浙江边钓鱼的场景。这里的“羊裘”象征孤独与坚韧,而“浙江湄”则指浙江省的海边,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百姓哀哀苦乱离:反映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这里的“哀哀”强调了人民的悲痛情绪
绝句十首其三是一首描绘历史变迁的古诗,诗中通过玉辇、草地和酸风等意象,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态度。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关键词的注释: 1. 玉辇愁经草地腥:这里的“玉辇”指皇帝乘坐的车,通常由珍贵的材料制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愁经草地腥”则形容车辆经过草地时,因尘土飞扬而显得污秽不堪,这里隐喻着权力的腐败与堕落。 2. 酸风频卷马头尘
绝句十首 其四 阊门城外水涵空,雁影凄凉落照中。 一望秋风数千里,不知何处是行宫。 注释 - 阊门:古代城市的重要城门之一,位于今上海市黄浦区境内,是上海的象征之一。 - 城外:指阊门外的水域或周边地区。 - 水涵空:形容水面广阔,仿佛与天空相接。 - 雁影:大雁飞行时留下的影子,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 - 凄凉:形容景色或情感的萧条、冷清。 - 落照中:太阳下山时光线照射在地面
绝句十首 其十 子夜神游碧落间,群仙飞语下人寰。 上天深念苍生苦,特敕三宫圣驾还。 注释:在半夜时分,我遨游于天空的极乐世界之间,听到天上的神仙们正在交谈着纷纷飞落到人间来。上天非常惦记人间百姓的痛苦生活,特地命令天宫中的三位仙女下凡来,回到人们中间。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对天上和人间的深情描写,反映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诗中描绘了天上神仙下凡的场景,以及他们降临人间时的欢愉心情
注释: 1 匈奴:指的是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这里可能代指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2. 残破:指战争后国家或地区的破坏,此处可能暗示汉朝对北方边境的征战。 3. 汉封疆:汉朝的边疆,表明汉王朝的领土边界。 4. 江北江南尽战场:描述整个中国的南北都被战争所覆盖,成为了战场。 5. 生灵:泛指人民、众生,这里特指汉族和北方民族之间的冲突。 6. 主:主宰,统治的意思。 7. 今:现在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