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草木之恩深,雨露之润厚。公卿环列汉,庭居显荣光。 一朝投阁笑,千年笑未央。却是杨雄学,不读空文章。 我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 第一句:“草木恩深雨露余”。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对草木的滋养和恩赐,强调了雨露滋润下植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 第二句:“公卿环列汉庭居”。描述了古代贵族或高官在汉庭中居住的场景,突显了他们的显赫身份和地位。 - 第三句:“一朝投阁千年笑”
【注释】 闻陷虏宫女所问:听到被困在敌国的宫女向人询问。陷虏,指被俘的敌国宫女。 昭阳:汉成帝宫名,这里借指皇宫。 一逢:一次偶然遇到。 二王:指唐玄宗和杨贵妃。 【赏析】 此为宫怨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宫装尘污、粉香不存;后两句写宫女逢南来者,垂泪自述身世遭遇。 “闻陷虏宫女所问”,起笔突兀,直抒胸臆。“闻”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由客观事实触发的,因此这一句诗中蕴含的意味是丰富的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晓路云埋拨未开” - “晓路”可能指清晨的道路,暗示时间较早。 - “云埋拨”中的“拨”可能是“拔”的意思,意味着云遮挡了道路,使得前行受阻。 - “未开”表示还未展开或尚未开始。 - 整体意思为:在清晨,天空中厚重的云层遮盖了道路,使前进变得困难。 - 注释:描述了早晨路上被云雾阻挡的景象。 2. “霜风空老栋梁材” - “霜风”即秋日特有的寒风
注释:戴着笠帽穿毡靴,披着护衣骑骏马。十三道城门秋色寒,谁人梦到朝天路上喝斥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壮阔的边塞风光画面,展现了边关将士们威武雄壮的形象和豪迈激昂的战斗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气息和英雄气概
下面是对这首诗《秋成》的逐句释义: 1. 秋风萧瑟,夫妻别离:描述了深秋时节,风起叶落的景象,一对夫妇因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含泪道别。 2. 王莽货泉,何其荒谬:通过对比王莽时期的货币改革,讽刺当时的政治混乱和经济的不稳定。 3. 东都仍用,五铢钱制:表达了对东汉时期依然使用五铢钱制度的肯定,认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政策。 4. 诗句赏析: - 本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引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注释: - "目断秋江欲暮时":目光被秋天的江水吸引,直到黄昏时分。 - "天边落叶弄愁飞":天空中飘落的叶子在飞舞,似乎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忧愁。 - "翠华幸北平安信":希望皇上在北方平安无事。 - "只愿新鸿带得归":只希望能有新的鸿雁带来平安的消息。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色图,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凄凉
【注释】: 紫塞:指代北方边境。 穆王:即周穆王,西周末代君王。 御马:指驾御马匹,这里指的是帝王的出行。 封疆:疆域,边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句“紫塞风高直北秋”,紫塞,指代北方边境。风高,形容秋天的风势猛烈。这句话的意思是,秋风凛冽,吹刮在北方边境,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边塞风光图。 第二句“黄河水自向东流”,黄河
注释: 南望:遥望着南方。 南阳: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 舂陵: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位于湖南省宜章县。 残雪初消霁日升:残雪消融,晴天出现,意味着天气转晴。 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茂盛、葱绿。 佳气:美好的气息或征兆。 汉家天子必中兴:汉代的皇帝一定会重振国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描绘南阳春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汉朝复兴的美好祝愿。首句“南阳遥望见舂陵
``` 赠老王道人 曾宴瑶池王母家,瞳方鬓黑脸凝霞。 休将甲子来相问,知见蟠桃几度花。 注解: - 曾宴瑶池:在古代传说中,瑶池是西王母的居所,这里用瑶池来比喻王母家,象征着尊贵和神秘。 - 王母家:指王母娘娘的居所,暗指神仙世界,代表着超脱尘世的高贵气质。 - 瞳方鬓黑:描述的是老人的容貌特征,眼睛明亮、头发乌黑,展现了老人的风采。 - 脸凝霞:形容脸色红润如霞光般美丽,增添了几分仙气。 -
【注释】 仙兴:指仙人的兴致。跣(xiǎn)足蓬头:光着脚,头发蓬松。烱(guàng)碧瞳:炯炯有神的眼睛。划然长啸响天风:发出长长的呼啸声,好像要冲向天空。千岩万壑无人迹:深深的岩石和山沟中没有行人的痕迹。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景状物,生动形象,极富诗情画意。 “仙兴”二句,描绘仙人的神态和动作。“跣足蓬头”写其赤脚蓬头,形容仙人超凡脱俗,不拘世俗之形貌。“划然长啸”,写出仙人的长啸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