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诗句:名爵虽荣心最苦,莼鲈有味食无厌。 译文:尽管身居高位,但内心却感到极度的孤独和痛苦。每当想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心中就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食欲,仿佛那味道能驱散所有烦恼。 注释:名爵,这里指的是显赫的地位或荣耀,象征物质上的富足。虽然拥有名誉地位(“名爵虽荣”),但内心的感受却是苦涩的,因为精神上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填补的空虚(“心最苦”)。莼鲈,即莼菜和鲈鱼,是江南水乡的特色食材
【注释】 孙康:三国时期人,因家贫而冬月难买灯油,便在雪地中映着雪光读书。 苦志:刻苦学习。惜居诸:珍惜光阴。 无灯兴有馀:无灯却兴致勃勃。 冷地白光生破屋:寒冷的屋子里,雪反射的光照亮了破旧的屋子。 自然开眼见诗书:雪光照亮了昏暗的屋子,孙康能看清字迹看到诗书。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孙康苦志、惜居诸、夜无灯而兴有馀;后两句写雪光映屋、破屋生光、自然明见诗书。全诗以“雪”为线索
注释: 1. 外物终难换肺肠:比喻外在的东西难以改变内心的感受。 2. 隐之清介顿生狂:形容吴隐之因为清廉正直而变得狂放不羁。 3. 便教饮尽贪泉水:意思是让他喝尽了贪泉水。 4. 只觉通身白雪香:只觉得身上散发着像白雪一样清新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吴隐之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吴隐之在贪泉边喝下贪泉水后,内心的变化,表达了对吴隐之清廉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贪官污吏的厌恶之情
【注释】 1. 破琴图(pò qín tú):指古代的《破琴绝弦操》。 2. 洋洋太古心:意谓怀有远古时代那种恬静无为、与世无争的心境。 3. 王门:王门高士,指隐居深山或不出仕而以道德修养见称的人。 4. 狂来:意谓酒后或情绪激昂时。 5. 宁:宁可,宁愿。 6. 此音:此曲之音。 7.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戴安道家听其弹奏古琴时作的赠诗
诗句原文: 少妇当垆应怪人,陶陶一觉了残更。 无情不作如花想,梦见醉乡生月明。 译文: 少妇在酒垆前忙碌,却因我醉酒而感到惊讶,我安然入睡直到夜深人静。 我无心像鲜花般绽放,只梦见自己在醉乡中与明月相伴。 注释: 1. 当垆:指卖酒。垆是指古代放置酒坛的石台。 2. 陶陶:形容醉酒后的愉快状态。 3. 残更:即夜深时分,通常指深夜。 4. 无情: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情感的超脱
《毕卓瓮间图》是一首描绘了诗人在瓮中生活的场景,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的解析: - 诗意:醉玉颓来欲化仙,一洼和气蔼芳妍。终宵自向华胥去,吏部何曾瓮下眠。 - 译文:沉醉如玉,想要化为神仙,一洼和气,散发着芬芳的美丽。终夜自向华胥去,就像吏部何曾在瓮下眠。 -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瓮中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首句“醉玉颓来欲化仙”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超凡脱俗
【注释】 1.老子情怀颇滑稽:诗人自称“老子”,意即自比老庄。滑稽,诙谐。 2.登楼恰喜月明时:正好遇上月圆的夜晚,诗人登楼赏月,心情十分舒畅。 3.虽:即使。 4.知不知:指知道与否。 5.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自己登高楼赏景的心情和态度。诗中“滑稽”一词用得巧妙而生动,表现出诗人那种潇洒自在、不拘俗礼的性格特点。诗人登上高楼,正巧遇上月圆之夜
【注释】 周处:晋代的隐士,曾与孙恩、卢循作战有功,后来因杀害孝廉被处死。三害:指孙恩、卢循、桓玄三人。英豪:有胆略和才干的人。劳:辛劳。降自己:降低自己的地位。屠龙虎:杀死孙恩和卢循。为高:成为高士。 【赏析】 《周处除三害图》: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周处杀尽三个恶贼后仍心不满足,最后自杀的故事。诗中表达了一种思想,即一个人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追求进步,而不应满足于现状,自甘堕落
王祥卧冰图 —— 孝顺之心,穿透清波 《王祥卧冰图》是南宋末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王祥不顾严寒卧在冰上求鲤的故事,体现了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诗中“解衣竟欲卧冰开”一句,展现了王祥为了孝敬母亲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决心。全诗通过对王祥行为的赞美,表达了对孝顺父母的敬仰之情。 注释详解: - 母病杯羹意未谐:意为母亲的病情尚未好转
诗句解释 1 王子猷看竹图: 王子猷,这里指的是古代人物王子猷。他因喜爱竹子而闻名一时,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一幅画中的竹子,便立刻放下手中的笔,感叹道:“何可一日无此君!”这里的“竹图”可能是指一幅描绘竹子的画或者诗。 2. 秋沁徽之骨亦清: “沁”字在这里可能是指“渗透”或“渗入”,形容秋天的气息仿佛渗入了徽(古地名,今安徽省)的骨头一样,使那里的人也显得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