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序号 | 原句 | | --- | --- | | 1 | 八十翁,年事已高,心性童稚,渭滨垂钓,痴坐徘徊。 | | 2 | 若当初吕望能逃离名利场,何必等文王上钓来寻求。 |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诗人郑思肖创作的《吕望垂钓图》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吕望垂钓的故事,寓言了人生追求与现实抉择之间的矛盾。首句“八十翁翁心尚孩”描绘了诗人对自己高龄仍保持童真的自嘲
【注释】: 从来绝艺欲超伦,何止弯弓用意深——自古以来,精湛的武艺要超越众人,不仅仅是用尽力量去拉弓射箭。 觑破微尘微极处,忽开大地见红心——通过看透细微之处,才能看到事物的精髓;突然之间,大地被照亮,看到了红色的中心。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纪昌贯虱悟射图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技艺和艺术的理解。 “从来绝艺欲超伦”这句话表达了自古以来,技艺高超的人想要超越普通人的想法。这也是一种对技艺的追求和尊重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主旨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对诗歌内容进行整体理解,然后结合注释及题目要求分析即可。“一契高山流水心”一句的意思是:心中与那高峻的山、悠扬的流水相契。“形神空静两忘情”一句的意思是:形体精神都空寂而清静,两相忘情。“自非父母所生耳”一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父母生育了我这双耳朵。“听得伯牙声外声”一句的意思是:听到了伯牙琴曲中不为人所知的声音。赏析
荣启期三乐图 生死悠悠付老天,启期三乐亦超然。 此身不得为男子,空活人间九十年。 注释: 1. 荣启期三乐图:这是一幅描绘荣启期生活态度的画作,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理念。 2. 生死悠悠付老天:人生在世,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我们应该顺其自然,接受生命的起伏变化。 3. 启期三乐亦超然:荣启期认为,人生的快乐不仅仅在于物质享受,更在于精神层面的满足。他提倡“三乐”
注释:冀地的群马中没有可以留下的,如龙一样在土地上奔跑没有对手。为什么需要伯乐相顾呢?经过西风后,跨越数百州。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马匹的才华横溢,无人能比。首句“冀地群中不可留”表明冀地的群马中没有可以留下的,突出了马匹的出众才华。第二句“如龙走地绝无俦”进一步描绘了马匹的神骏,比喻其才情非凡,无人能及。第三句“何劳伯乐一相顾”表达了诗人对伯乐(古代传说中的相马高手)的讽刺
【注释】老子:指老子李耳,传说中的道家始祖。紫气:古人认为天上有彩色的祥云是帝王将到或神仙来临的标志。压万山:笼罩着万山。老聃:老子的字。老聃吐舌笑开颜:形容老子的神态。函谷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16.5公里处,为战国时秦国与诸侯相分界处。摇动当年函谷关:形容函谷关依旧屹立,岁月沧桑。 【赏析】此诗以“紫气”起兴,用“紫气东来”来形容老子出关的盛况。老子出关,天下震惊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对伯牙绝弦这一典故的写照。诗的前两句写琴师不图人赏识,只把琴当做山林,与“高山流水”相合,表现了琴师高洁自持的性格。后两句描写一幅闲适、淡远、宁静的画面:夕阳西下,一片斜阳映衬着琴台和琴师,他静静地看着,似乎在欣赏这落日美景。 【答案】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 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赏析:本词通过描绘琴师的神态动作,表现了他不图名利,安贫乐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的是对于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感悟。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1. 巢父洗耳图:此诗以“巢父洗耳”为题,表达了对巢父这一古代隐士的崇敬之情。巢父,传说中的上古人物,据说他隐居在深山之中,不问世事,过着清苦的生活。而“洗耳”一词,则暗示了作者对巢父高洁品质的仰慕。 2. 万事喧喧杂响中,细参巢父意无穷。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纷扰喧嚣的世界里
注释 1. 尧民击壤图:此诗描述的是一幅描绘古代人民生活的画面,通过“尧民”一词,诗人表达了对远古时代尧帝时代的向往和怀念。 2. 百姓相忘尧帝春:描述了远古时代的人民在春天里忘记了帝王的存在,生活在平和自然之中。 3. 耕田凿井淡无情:描绘了人们在农耕和打井等基本活动中,表现出的淡泊名利、勤劳简朴的生活态度。 4. 日日月从东向生:描述了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重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识记和理解,同时要结合诗歌进行赏析,包括诗歌的主要内容、重要词句的意思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大意为:扣马劝说齐夷,忠心谏劝不止。你宁愿一死也无怨悔。为何只留下首阳山?只说周朝,不说其他朝代。 【答案】 ①“扣马”指扣住齐夷的车。②“谏不休”指忠心劝阻不停歇。③“百无忧”,百事都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