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全节
这首诗是李白在江上所作,描写了诗人在江上的生活和感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短棹轻舟几度过,月明江上《竹枝歌》。 注释:短棹指的是小船,轻舟是指小舟,经过几次。月明江上指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江面。竹枝歌是一种民间歌曲,这里指的是作者听到的竹枝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月光下渡过江的情景,通过“过”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节奏的喜爱。同时,通过“月明江上《竹枝歌》”的描绘
【注释】 方壶:传说中的仙山名。惠山舟行图:指《水墨山水画》卷,为明代画家沈周所绘,此诗即题于该画上。 逢仙□:遇仙人。七朵莲花变金色:指画中画着七朵莲,每朵都是金色。洪厓:指仙人洪崖先生。 【译文】 在甘河的那一天遇见了仙人,七朵莲花变成金色。 洪崖得道隐居山东,夜夜神光丹室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神奇的仙境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神秘的仙境之中
【注释】 叠鼓:古时一种打击乐器,用木槌击打,声如钟鼓。 龙舟:指古代的赛龙舟。 玉京: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所居之地,这里代指京城。 惆怅:伤感,忧愁。 【译文】 龙舟和鼓声从江城传出,把君王送出很远的京城。 在金明池上伤感不已,水至今还在悲鸣,未能平静下来。 【赏析】 《谨题王鹏梅金明池图》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龙舟叠鼓出江城”,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历史画卷:龙舟竞渡,鼓声大作,旌旗蔽江,气势恢弘
诗句解释 1 石径松云入步轻:这句描述了行走在石径上,周围的松树和云雾都显得轻盈,仿佛进入了一个清新宁静的世界。"石径"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松云"则指松树和云雾相融合的景象,整体给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 2. 垂垂空翠雨初晴:这里的"垂垂"形容的是天空中悬挂着的翠绿色彩,如同垂柳一般。雨水刚刚停歇,空气清新,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明亮和生机勃勃。 3. 风来山阁凉如水
【注释】 喜客泉:在江西南昌。 主人:指诗人自己。 殊庭:即异域、他乡,这里指江西。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重游喜客泉时,看到泉水清澈,想到前次游览时,题诗于石壁之上,时隔不久便被风尘埋没了。如今又逢故地重游,看到熟识的客人来了,喜得津津有味,好像旧日相识一样。这时,主人殷勤相待,把喜客泉重新整理了一下。诗人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和赞叹。 此诗以“重过”二字领起全篇,首句“前度题诗重拂尘”
【解析】 1. 青山特意耸天冠:青山特地高耸,好像戴着一顶天冠。“天冠山”即青峰顶。 2. 闻说群仙驾紫鸾:听说仙人乘坐紫色的鸾鹤。“驾”,乘、坐的意思。“紫鸾”“鸾”皆指神话中的神禽,这里泛指神仙所乘之物。“群仙”泛指天上的仙人。 3. 浮世黄金空白发:人世间白头皓齿的人很多,就像黄金铺满大地。“浮世”指人世间。“白头皓齿”形容老年人满头白发,牙齿洁白。 4. 倚云苍玉尚玄坛:在云端之上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1句: - 诗句:“方今文采重奎章” - 译文与注释:目前(现在),文采(才学、才华)被看重(重视)。“方今”表示现在。“文采重奎章”意味着现在的文才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当前文化繁荣和学术成就的认可。 第2句: - 诗句:“光照芝山四爱堂” - 译文与注释:光辉照耀着芝山的四爱堂。“光照”形容光辉照射,“芝山”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建筑的名称
【注释】 1. 三峰:指庐山。 2. 二首:这里指作者的另一首诗《咏庐山》。 3. 瑶坛:指神仙居处,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4. 笋舆:指小车。 5. 茅君: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文学家。 6. 净扫浮云出好山:意即扫除云雾使庐山露出真面目。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期间。首句写诗人午夜登山谒帝还,次句写他乘坐的小车在雨中行进,三两句写山间景色,四五六句写诗人与陶渊明的交往
【解析】 题干是“根据给出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的含义。如“玉旨煌煌镌石壁”,意思是皇帝的诏书(玉旨)在石头上刻着;“棹歌隐隐渡溪风”,意思是小船的歌声隐隐传来,渡过溪水。“帆归海国春潮绿”意思是船帆驶向大海的国家,春天的潮水是绿色的。“不用广寒修月斧”,意思是用不着去砍伐明月,即不必用月亮来装饰了;“奎章大笔纪成功”
【注释】 延祐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二首:这是作者在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五月所写。茅山,又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茅君,指茅盈和茅滋两位仙人。天香,传说中神仙们的香味。羽驾,指神话中的仙人的车子。 一雨三峰分外青,岩华涧草共欣荣:一场春雨过后,三峰山格外显得青翠秀丽;岩石上的苔藓和涧边的野草也都生长得茂盛,互相竞艳争荣。 茅君闻道天香至,先遣西山羽驾迎:听说天上有香气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