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
诗句释义与译文 探索诗人情感与意境表达 1. 诗歌原文: 华山薄游者,玄发当青春。 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县城俯京路,获见官舍里。 淹留琼树枝,谑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总角奉游从。 寒暑递来往,今复莲花峰。 别情无远近,道别方愁予。 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风雨。 2. 逐句解读: - “华山薄游者,玄发当青春。”:诗人以游历华山的旅行为背景,描绘出自己的年轻与朝气蓬勃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长江景色和落花随船而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名为《酬李壶关奉使行县忆诸公》,是由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羲所作。本诗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古诗的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品质。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解读: 1. 首句释义:青枫江上沧浪吟,描述了作者在青枫江上独自吟咏的情景,这里的“沧浪”可能指的是水波浩渺、意境深远,而“吟”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抒发。 2. 次句释义:白月宫中鹦鹉林,这里的“白月宫”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注释: - 大道直如发:形容洛阳大道宽阔笔直,如同头发一样。 - 春日佳气多:春天的洛阳,充满了吉祥和喜庆的气氛。 - 五陵贵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在洛阳的五个著名陵墓周围。 - 双双鸣玉珂:两个年轻人骑着马,走在新市(可能是洛阳的一个集市或市场)上,他们的马匹头上都戴着玉石制的马络头(玉珂)。 赏析:
【注释】 西行:向西进发,这里泛指旅途。一千里:形容路程之远,一千里即指一千里路。暝色:黄昏时的天色。生寒树:给树木披上一层夜色,使它们显得更加苍凉。暗闻:隐约地听到。歌吹声:唱歌和吹奏乐器的声音。长安:古都名,今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知是:知道这是。 【赏析】 “西行一千里”点出了诗人的目的地,也就是他此次出行所要前往的地方—长安。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是一个繁华而热闹的城市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此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色和当地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热爱之情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注释:沿着水流牵引荇菜的叶子,攀缘着河岸摘取芦苇的嫩芽。为了爱惜那对恩爱的鸳鸯鸟儿,轻轻地划动船桨。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趣。首句“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诗人沿着水流牵引荇菜的叶子,攀缘着河岸摘取芦苇的嫩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田园诗意
和张太祝冬祭马步 故坛何肃肃,中野自无喧。 烈火见陈信,扬言闻永存。 房星隐曙色,朔风动寒原。 今日歌天马,非关征大宛。 注释: 1. 故坛何肃肃:古老的祭坛多么庄重肃穆。故坛,指的是古代的祭坛。 2. 中野自无喧:田野里没有喧闹声。中野,指田野。 3. 烈火见陈信:火光映照出陈年的书信。烈火,比喻火光。陈信,指陈年的信物或书信。 4. 扬言闻永存:高扬的声音听闻着永远的留存。扬言,指高声宣扬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洛阳道路上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大道直如发”:大道像头发一样直,形容道路非常直且宽敞。 2. “春日佳气多”:春天的阳光下,万物复苏,空气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五陵贵公子”:指的是五位出身显赫的贵族子弟。五陵是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些地方是贵族们的居所。 4. “双双鸣玉珂”:指这些贵族子弟们骑着马
【注释】 奉真观:供奉道教真君的道观。 真门:道教中的神门,指道教的神祇或真君的门。 迥:通“拱”,拱卫、环绕。 驰道:古代帝王和诸侯所建的主要道路,两旁栽植槐柳等树。 天光:指日月星辰的光辉。 云色成虹霓:形容云彩的颜色如同天上的彩虹和霓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奉真观的景色来反映诗人对道教真君的崇敬之情。 前两句写奉真观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奉真观的门向南开,直通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