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
诗一:“十年别乡县,西云入皇州。” 此句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十年的情景。通过“西云入皇州”这一形象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远大志向。这里的“皇州”可能是指一个政治中心或文化重镇,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待。 诗二:“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这句诗通过将“九衢”比作“水”,暗示了城市的繁华和道路的畅通无阻。同时,“无轻舟”则意味着在这样繁忙的城市中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首联: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 【注释】: 落叶满山砌:落叶堆积在台阶上。 苍烟埋竹扉:淡淡的烟雾掩映着竹子的门扉。 - 颔联: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 【注释】: 远怀青冥士:心中怀念远方的贤者。 书剑常相依:用书籍和宝剑作为伴,常常相互依靠。 - 颈联: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注释】: 霜卧眇兹地:霜冷中独自躺着。 琴言纷已违
【注释】 柱下:指孔子。 中林士:《列子》载,宋国有一人叫梁国遗,在中林树下看见一只兔子,便用网打它。兔子说:“你为什么要捕我?”梁国遗回答:“我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士好义,舍生取义’,你却逃进树林,这难道也是‘道’吗?”于是放走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茅山时所作。诗人借写景抒发自己隐居的志向和对贤士、隐士的崇敬之情。 首句“昔贤居柱下”,写过去圣贤们居住的地方。这里以柱下为喻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理解全诗内容,包括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诗的标题为《游茅山五首》,这是诗人在茅山游览时的五首即兴之作。这五首诗中,每首诗都有一些关键词句,这些词组往往集中地体现了诗人的某种情感。如“清都”、“道书”等词组,反映了诗人寻仙访道的心愿;“松柏”和“天路”等词组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南极见朝采”
仲夏入园中东陂 注释:仲夏时节进入园林,东边的池塘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 注释:方形的池塘又深又宽,以前我经常俯身于它的岸边 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 注释:环绕着池塘的是垂挂的绿柳,在水面上盛开的荷花是红色的 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 注释:往上延伸的是北面的原野上的美景,往下延伸的是幽静的人居之处 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 注释:夏天的雨水如同混沌,清明的时候天空空旷无物 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
诗句原文: 彩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 若为别得横桥路,莫隐宫中玉树花。 注释解释: - 彩骑双双:形容马的颜色鲜艳,两两一对地引导着宝车。 - 引:引领,引导。 - 宝车:华丽的车子,象征尊贵和地位。 -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边塞歌曲。 - 两两:指每两只一组,这里强调了羌笛的演奏方式。 - 奏胡笳:吹奏胡笳音乐,胡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多用于表现哀愁或边塞风情。 -
诗句原文: 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 舟中对舞邯郸曲,月下双弹卢女弦。 注释: - 红荷碧筱:形容荷花和竹子的颜色鲜艳。 - 皂盖兰桡:指的是黑色的车子和白色的船桨,泛指豪华的出行工具。 - 翠筵:指绿色的桌布或覆盖物,常用来形容宴会上的装饰。 - 邯郸曲: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源自邯郸,故有此名。 - 卢女弦:古琴名,卢女即古琴之女操者,这里借指古琴演奏。 翻译: 在夜晚
注释: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指作者与武平一同去游五湖。 时武贬金坛令:此时武平因被贬为金坛县令。 青林碧屿暗相期,缓楫挥觥欲赋诗:青树林立、碧水岛屿相互辉映,我暗中与你相约出游,慢慢地划桨,举起酒杯准备吟咏新作。 借问高歌凡几转,河低月落五更时:你借歌声抒发感慨,不知有几度反复?河水低沉,月亮已经落到了半夜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武平一一起游玩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远。
这是一首描写游湖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这首诗是和武平一一起游湖写的) -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在花潭和竹屿旁有一条小路,画船上的人可以进入这条小路) -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荷叶覆盖着水面,小船就难以前进;歌声歌舞使人留恋,月亮就容易落下) 译文: 与武平一一同游览湖中,当时武被贬为金坛知县。 花潭、竹屿边小路
【注释】 十年:十年来。西去入皇州:指作者从家乡到京都长安。 此意:指作者的志向。在观国:在观察国家。 九衢:指京城的街道。平若水:比喻道路平坦。利往无轻舟:喻指没有可以轻易乘坐的小船。 北洛:指洛阳。反初路:回归故乡。 东江:指长江。还故丘:返回故乡。 秀木:美丽的树木。 方外求:寻求道家的修养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辞别家乡,远赴京都长安时所作。诗人表达了自己要建功立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