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逊
《和许知县织妇吟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舒逊所作,此诗描述了织妇在夜晚看到双星与孤月的景象,引发了深深的悲凉之感。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句“双星照短牖,孤月悬高枝。”描绘了天空中的双星和孤独的月亮,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深沉的背景。 - 第二句“仰睇星月明,对此令人悲。”则直接点出织妇的内心感受,她抬头仰望明亮的星辰,感到无比悲伤。 - 第三句“手持并州刀,为君裁寒衣
踏破琼瑶路,行穿翡翠岑。踏破琼瑶:形容山路险峻,崎岖不平,如同踏碎了美丽的玉石。行穿翡翠岑:形容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穿过了绿色的山峦。光摇鳌背稳:光摇:指阳光照在山峰上,使得山峰仿佛被阳光摇晃。鳌背:指巨大的龟壳,这里借代山峰的雄伟。稳:指山峰巍峨稳固。迹印兽蹄深:迹:足迹;蹄:动物的脚掌。冰莹奁开镜:冰莹:晶莹剔透的冰花。镜:这里指山间清冽的溪水。泉凝玉坠簪:凝:凝结;坠:落下;簪
【注释】 处处:到处。杜鹃声急:形容杜鹃啼声急促。鹃声急:形容春光已逝,杜鹃叫声急促。 春光:春天的美景。大半非:指春天的美好景色已经逝去大半。 绿扶:绿柳扶摇。官柳:古时称皇帝所种的柳树为“宫柳”。 岸花:岸边的花。 竹坞:竹林深处的地方。 柴门:用树枝、草等编的简陋的门。掩落晖:遮蔽着夕阳。 高人:志趣高远的人。寻友:找朋友。 【赏析】 《和蔡原英暮春杂咏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
【注释】 道中:指旅途中。 雨来云里山头低,雨收云束山腰齐。 雨后云雾缭绕在山头,雨停后山峰与云彩齐平。 眼前好景吟不得,天风泠泠马频嘶。 眼前的美景让人吟诵不已,却只能任凭马蹄不停地嘶叫。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雨来云里山头低”,描绘了雨水降临时
【注】和:和诗。许知县,名不详。织妇,织布的妇女。并蒂花,即连理花,比喻夫妻恩爱。中天,天上。寒柯,落叶。谁知心,指妻子的心情。翻,反。 锦织并蒂花,花成谩停梭。 译文:织着连理花的锦缎,看到花已结成,便停下了织机。 赏析:此诗写织妇在织锦的时候,看着连理花结成,便停了下来,不禁想到夫妻之间应该恩爱相守,而眼前的织机上却只有连理花,没有丈夫的影子。 停梭复细看,人与花如何? 译文:停下来又仔细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和蔡原英暮春杂咏二首”,要求考生回答“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首先要注意审清楚题目的要求,如本题是两首诗,注意要分别对每一首诗进行赏析;然后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对诗歌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要对所答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注释: 诏许平戎罢战还,征鞍初卸汗初干。 从今归牧华山后,只许丹青画里看。 译文: 皇帝下令停止征战,不再打仗,卸下征鞍,汗水已经干透。 从今以后我将在华山后归隐,只让画家在画里画出我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倦的抒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首句“诏许平戎罢战还”,直接表明了皇帝的决定,即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既是对士兵的安慰,也是对人民的保护。
【注释】 丘克明副使:指唐宪宗时期的丘为,曾任河南府司马。休官:退职归隐。河南:古地名。 大江流:泛指南河。苍茫:广阔无际的样子。 巴蜀:四川一带。洞庭:即今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 菊松:指菊花和松树,常用以表示高洁。 元亮:晋代陶渊明字。许由:古代传说中的贤人。 【赏析】 诗中写诗人送丘克明归隐后,在洞庭湖畔倚楼月下怀念他的情景。首联点名“休官”,交代归隐的原因;颔联描写归隐后的景色
诗句解释与译文 李谪仙 注释: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因曾被贬为“李谪仙”。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召对金銮殿,荣膺白玉堂 注释:召对指的是皇帝召唤并询问,金銮殿是皇家的殿堂,白玉堂是高贵的地方。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李白受皇帝接见的情景,强调了其尊贵的地位。 气吞高力士 注释:高力士(又称高贤)是唐玄宗的亲信大臣。 赏析:李白的气概能压倒高力士,显示了李白的才华和自信。
和人韵 山水有真趣,琴书得自由。 歌诗哦字眼,沽酒过墙头。 南国黄花景,西风白雁秋。 何人发幽兴,吹笛倚江楼。 注释: 1. 山水有真趣:指的是山水之间蕴含着真正的趣味和魅力。 2. 琴书得自由:形容在琴与书之间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和乐趣。 3. 歌诗哦字眼:形容在吟咏诗歌时,对文字的把握和运用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4. 沽酒过墙头:形容自己喜欢喝酒,愿意走到墙那边去买来喝。 5. 南国黄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