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
【注释】 郭羲仲:人名,此诗的作者。 忆君:想起你(作者)。 持酒:拿着酒杯。 别:离别。 初月出东城:月亮刚刚从东城升起。 溪艇几时到:小舟什么时候到达溪边? 春潮:春汛。 日夜生:昼夜不停地上涨。 白沙眠翡翠,青竹下鵁鶄:翡翠鸟在沙滩上休息,鵁鶄在竹林里飞翔。 遥想汪征士:想起唐代诗人汪遵。 汪征士:汪遵,字彦章,唐宣宗大中年间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后隐居于九华山
【注释】: 莫听(wèi):不要。 讴歌(ōu gē):唱诗。 倚柁楼:在船上靠舵的地方。 南州:指江南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两省的广大地方。 一片姑苏城上月,送郎直过界河头:姑苏城就是苏州城,姑苏城的城上月亮和长江的江面上月亮一样明亮,送郎就是送他到江对岸去,也就是把船驶向江心,直行到长江和吴地交界的地方,也就是吴越的边界。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的情景,全篇以“月”为题,抒发了离别时的愁苦之情
【释义】 题在徽庙门前的马麟梅,龙楼凤阁中歌女们的歌声多么动听。我尽情地欣赏着琼花碧玉般的梅花,可惜江南春天的景色已经不多了。 【解析】 “龙楼”“凤阁”:都是古代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宫殿,此处借指皇帝。 “美人歌”:指宫女的歌声。 “赏尽琼花碧玉柯”:琼花和碧玉都是珍贵的物品,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美丽。柯,树枝。 “已无多”:已经没有多少了。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徽庙梅花的咏物诗
诗句释义 1 移时山鸟斗芳丛: - 时间:过了一段很长时间。 - 山鸟:指的是山间或林中的鸟儿。 - 斗芳丛:与周围的花草相争艳。 2. 深院佳人昼睡浓: - 深院:指的是庭院深处。 - 佳人:美好的女性。 - 昼睡浓:白天睡得非常沉,可能是指她正在休息或睡觉。 3. 起立阶头惊碧草: - 起立:从座位上站起来。 - 阶头:台阶的顶端。 - 碧草:绿色的草。 4. 不缘风雨落春红: -
九龙山怀友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 注释与赏析: - 风雨两乡难缩地:形容身处两地的分离之苦和环境的艰难,难以缩短两地的距离。 - 小窗时读去年诗:即使在狭小的窗户旁,也常常读着去年写的诗篇,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思念。 译文与解析: 在风雨中,我们两个分别在不同的家乡,感到天地之间仿佛没有连接,难以缩小距离。即使如此,我仍然常常在狭窄的小窗旁边,翻阅着去年写的诗
注释 1. 万里乘涛来绝海:形容日本僧人乘坐船只远航至远离陆地的海域,波涛滚滚。 2. 中朝冠盖尽相知:意味着在朝廷中,与自己有交往的人都知道这个来自远方的僧者。"中朝"指的是中国朝廷,而"冠盖"是指官员们头上戴的帽子和身上穿的袍子,常用来形容身份尊贵的人。 3. 丹丘博士与饮酒:"丹丘"可能指的是酒的产地,这里代指酒的制作或饮用,而"博士"则是对文人雅士的尊称
```plain 松下钓鱼图皎皎月在树,泠泠风满衣。 欲问三江口,长歌遂不归。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皎皎月在树:月光明亮如雪,洒在树上。 2. 泠泠风满衣:微风吹拂,清凉的感觉充满整个身体。 3. 欲问三江口:想要询问长江、黄河和淮河的汇合点。 4. 长歌遂不归:因美景而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树上,微风带着清凉穿过衣裳。我渴望询问这美丽的江口
诗句释义及译文题宋高宗画扇头自题云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 - 题诗:在宋高宗的画作扇头(一种古代的绘画作品)上,作者亲自题词。 - 内容:描绘一幅画面:万木葱茏,云雾缭绕,连绵不断的山峰若隐若现,雨尚未来临,一切都显得宁静而神秘。 多时海上日光催,犹道千山雨未开 - 注释:海上的日光迟迟不至,仿佛是催促着什么,但千山之雨仍未到来。 - 翻译:漫长的海上等待日出的时光,似乎都在催促着山间的雨意
【注释】 1. 沧江:即沧浪江,在今湖南省湘阴县。沧江楼,即沧江楼。 2. 酒初醒:酒刚醒。 3. 林花:指柳树花。 4. 晓星:拂晓时天空中的星星。 5. 三月:农历的三月初。 6. 到京:进京,来到京城。 7. 春雪霁:春天的雪停息了。霁,止、消。 8. 太行山色:指的是山西境内的太行山脉的景色。 9. 马前青:指太行山上的青色山峦,在马前展开。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京途中
越溪 三月雨晴天气新,老夫起整紫纶巾。 岸花红白远迎棹,江燕去来低傍人。 冷面谁能憎俗子,好山吾得作比邻。 明时独愧才卑拙,老大犹为江海臣。 注释: 1. 越溪: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河流。 2. 三月雨晴天气新:描绘了春雨后初晴、万物复苏的景象。 3. 老夫起整紫纶巾:形容诗人在春日里整理自己的衣着,准备出行或游览。 4. 岸花红白远迎棹:岸边的花朵在远处迎接船只的到来,色彩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