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
诗句原文: 名园民喜及时开,聊慰群心共一杯。 美酒众忘深巷陌,好花生值恶风埃。 游人尽陟春台去,尺雨宜苏旱岁来。 病守当筵谁会得,不听钟鼓只听雷。 注释解释: - 名园民喜及时开: 指的是在春天,名贵的园林中,民众们非常高兴,因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光。 - 聊慰群心共一杯: 通过共享美酒,人们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共同享受这份喜悦和宁静。 - 美酒众忘深巷陌: 美酒让人陶醉
【注释】 东君:指春神。回辔:指马车的马鞭。 易缘:容易产生某种感情的原因。 溅:洒落。伤春:伤春天,多指对春天的感伤和留恋。 殢酒:指醉态。 上老:即“老大”,年老。 推道:推辞,不肯接受。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诗,诗人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自己对春天易逝的感慨。首二句写春光虽好却无法挽留,三、四两句写杨花飞絮满地,春事已尽。五、六两句以伤春之泪和酒后之涎自喻。最后两句写春色催人早老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翻译 - 锦堂重赏牡丹红,不惜残英数日空。 - “锦堂”通常指富贵华丽的场所,而“重赏牡丹红”则表明在这样豪华的地方,牡丹被大量且精心地欣赏和赞赏。“残英”指凋落的花朵,这里表示牡丹花虽已凋谢,但仍受到极大的重视和珍惜。 - 嘉艳岂无来岁好,清欢难得故人同。 - 这里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美,认为其美艳非凡,值得期待来年更加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难得的相聚之情
让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第一首 诗句 1. 禁烟时重展先茔 - “禁止烟火的日子”通常指的是清明节,而“重展”表示再次打开或展示。这里的“先茔”是指祖先的墓地。 2. 今日躬为拜扫行 - “今天我亲自去做了扫墓的工作”。 3. 扑面尘多嗟岁旱 - “迎面扑来的尘土很多,叹息这一年的干旱”。 4. 得苗田少奈民生 - “收获的农作物很少,这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5. 二分春过寒犹峭 -
【诗句释义】 灵岳道中:在灵岳的山路上行走。 东西冈远截空横,冈下村村聚落成:东西走向的冈峦远远地隔断了天空,山下村落连绵不断。 柳线略无经雨色,麦针微向近河生:柳树的细枝被雨水打得没有一丝颜色,麦子刚长出的针尖向着靠近河流的地方生长。 龙钟父老知迎拜,硗确田畴尚力耕:年迈的农人知道要迎接拜谒,贫瘠的田地仍然努力耕作。 自古班春须恤患,我观民病若为平:自古以来春天到来的时候需要体恤百姓的疾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金汤西北绿阴中,双硙当渠一派通。 - 金汤:可能是指金碧辉煌的亭台或宫殿等建筑,这里用来象征尊贵和富丽。 - 西北绿阴中:暗示了在春天的某个时刻,阳光从西北照射下来,形成了一片绿荫,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双硙:可能是两座石磨或水车之类的工具,用以碾磨谷物或其他农作物。 - 通:表示连接、相通的意思
诗句释义: 1. “寒食祀坟二首”: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或主题,可能是描述在寒食节(清明节前的一两天)祭奠坟墓的情景。 2. “太行山下列儿孙”:描述了家族成员分布在太行山的各个地方的场景。 3. “重叠千峰浪势奔”:形容太行山脉的连绵起伏和山峰的壮观,如同翻滚的波浪。 4. “近麓萦回藏胜地”:指家族的成员靠近太行山麓的地方,这里可能隐藏着一些美丽的风景或者重要的地点。 5.
【注释】 寒食东坟:指清明时节祭祀坟墓。 万株松柏笔锋攒,茔在西冈落处安:万株松柏笔锋攒,是形容墓地的松柏苍翠挺拔,像笔锋一般;茔在西冈落处安,是说墓地位于西岗。 念祖力完先陇易,祀坟三作守臣难:念祖力完,是说祭扫祖先墓容易完成;祀坟三作,是指三次为祖先守墓;守臣难,是指守墓的人很难找到。 农畴失稔烟徒禁,祭礼从风食尚寒:农畴失稔,是指农田歉收,农民流离失所;祭礼从风
诗句原文: 清明同上巳 清明池馆足游人,祓禊风光共此辰。 晋俗浮觞存胜事,汉宫传蜡宠邻臣。 若云荒政宜蕃乐,是使熙台失众春。 应候从来多甚雨,几时膏泽慰斯民。 译文: 春天的清明时节,人们纷纷来到池边和馆中游玩,共同欣赏祓除不祥、祈求吉祥的风俗。晋代的人们用酒杯庆祝,汉代的人们用蜡烛来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如今政治腐败,应该追求繁荣和快乐,而不是让朝廷失去春天般的生机。然而,总是下着倾盆大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 昼锦堂同赏牡丹 昼锦堂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通常由皇帝赐给有功之臣。在这里,诗人可能指的是他在朝中担任的官职。同赏牡丹则表示与其他官员一同欣赏牡丹。 牡丹亲植锦堂前,回首光阴二十年。 牡丹亲植:指诗人亲自种植了牡丹花。锦堂前:华丽的堂宇前。回首光阴二十年:回顾过去的二十年,感慨时间飞逝。 一见开颜如有旧,三来经赏岂无缘? 一见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