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登
《将游甬东王青州伯仲见过作》赏析 主人出门去,客子入门来。——《将游甬东王青州伯仲见过作》 此句描绘了主人外出、而客人归来的场景,表现了主客间的亲切与和谐。主人的出门,不仅是行动上的离别,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遇和期待;而客人的归来,则象征着友情的延续和加深,是宾至如归的体验。诗中的“若下花前开”,以花开比喻人情,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 借问客谓谁
石门曲三首其一 采桑复采桑,蚕长桑叶齐。 妾住石门东,郎住石门西。 诗句释义: 1. 采桑 - 指在春天采摘桑树的嫩叶以养蚕。 2. 蚕 - 蚕是一种昆虫,被古人用于纺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3. 长 - 表示蚕的生长状态良好,正在快速繁殖。 4. 桑叶齐 - 表示桑树上生长的桑叶均匀,适合养蚕。 5. 妾 - 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这里指妻子。 6. 住 - 居住的地方
增翟丈四首 翟公方得意,结客何纷纷。 冠盖填巷中,一一皆青云。 芳兰虽被锄,未尝易清芬。 胡为平生交,落落不相闻。 门外寡辙迹,暮雀空成群。 昔亦一翟公,今亦一翟公。 世情如浮云,朝异夕不同。 路傍桃与李,芳菲竞春风。 不如南山柏,青青岁寒中。 注释: 增翟丈:我,即作者自己。 翟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臣翟义,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宦官刘宠等人陷害而死,后人为纪念他而称其为翟公。 方得意:正得志
诗句原文 宗将军战场歌十首其二:河边枯髑髅,金镞射为窟。入时何太深,碎骨始得出。 译文解释: 在河边的战场上,一个被金箭头射中的骷髅头深深地埋在了沙土里,直到后来,才从里面钻了出来。 关键词注释: - 宗将军:指王稚登,明朝将领,因战死而受到朝廷的追封和纪念。 - 战场歌:指的是王稚登所创作的一首关于战争与英勇牺牲的诗。 - 枯髑髅:即干涸的骷髅头,比喻战场上死去的士兵。 - 金镞射为窟
【注释】 增翟: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这里指孔子的故乡。 白龙为鱼服:白龙化为鱼,穿上了鲤鱼皮。比喻贤能的人暂时屈居下位。 浮沉:比喻升沉不定,不固定。 翩翩:形容仪态优美。帝京:京都,即洛阳。 五侯、七贵:指当时权要贵族。 扫门:指权贵们到访时恭敬地迎接。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作礼物或祭品。 金:黄金。这里泛指贵重礼品。酒樽:盛酒的器具。 赏析: 这首诗是《增翟丈四首》之一
【注释】 槛虎:关在笼中的老虎,不下垂头表示不屈服。笼鹤:关在笼中的鹤,不委翼,表示不屈从。兔爰雉耿介:形容兔子和野鸡都正直不阿。牛顺而羊逆:比喻牛温顺、羊顽劣。桐:梧桐树。高陵:高地上,指高地。柽:香椿。主下隰:主在低洼处,指水旁。物性:事物的特性。托:依托。相变易:相互改变。渭川:渭河两岸。泾河:泾水之流。玉波:喻渭水清澈如玉。宣尼:孔子,以圣人自居。孺子歌:孺子即孔子弟子颜回
【注释】 还家:归家。作:诗篇。 江东:指家乡,泛指游子所从出的地方。 登堂:进门。草盈尺:长满了青草。 花枝三树:形容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四树:形容树木茂盛。 头发一丝半丝白:头发变白了,形容岁月流逝。 囊中犹自有残钱:指囊中有钱币。 杨梅:一种水果。 骑客:骑马的行人。 佛灯前:佛前的灯火,佛教徒常在寺庙中烧香拜佛,因此称灯火为“佛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的喜悦之情
【诗句释义】 宗将军:指唐代宗室李晟(晟)的儿子李怀光,曾任朔方节度使。 射尽白羽箭:指在战场上射箭的战事结束。 战士不肯去:战士们不愿离去。 春来草痕赤:春天来了,草木长出来,草叶上留有红色痕迹,这是血迹。 旧日留血处:指曾经发生过战争的地方,这里指战场。 【译文】 宗将军的战歌十首之二: 射完了所有的白羽箭,战士们还不愿意离开。 春风吹绿了草地,留下了红色的血迹。 那是往日的战场
这首诗是王维的《观刘十九琵琶演奏》。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解释: 第一句:“听查八十弹琵琶” - “查”是“琵琶”的意思,这里指代琵琶。 - “八十”可能指的是年岁或者技艺高超。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旁聆听一位名叫“刘十九”的人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句:“君今此曲掩前古,恍惚变化真希声” - “君”指的是“刘十九”。 - “此曲”指刘十九所弹的琵琶曲。 - “掩前古”意味着这曲子非常罕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士,从他的早晨到夜晚的变化,以及他在不同时期的境遇。 首句“桓桓班生志”描述了文士的志向,他志向宏大,有龙虎般的气概。第二句“矫矫龙虎姿”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气概和威武。第三句“朝为白面生,夕建交龙旗”则描绘了他的变化,从一个普通的书生变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官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他的变化之大,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功。 第四句“繁星丽匕首,四马穹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