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登
诗句解析及赏析: 第一首诗 注释与翻译: - 鹰鹯击众乌: 比喻强者攻击弱者。 - 众鸟无能为: 表示其他鸟类无力对抗强敌。 - 胡然坠蓬藋: 形容情况突然而出乎意料。 - 自损风云姿: 自我损害其原有的风度和姿态。 - 虽称六羽翮: 虽然拥有华丽的羽毛(指翅膀)。 - 零落何所施: 如何处置这已无用的羽毛。 - 蜂虿小有毒: 比喻小恶也足以伤人。 - 昔为众鸟畏:
杨郎手持一匣霜,赠我拂拭生寒芒。 铅刀纷纷空满目,君与此皆锷鱼肠。 南金换却东夷铁,上带倭奴髑髅血。 【注释】 杨郎:指唐代诗人李白,因字“青莲”,又号太白,人称“诗仙”。 一匣:一把刀鞘。 寒芒:刀的冷光。 铅刀:比喻没有锐气的人。 锷(è)鱼肠:一种古代兵器,用鱼鳞包裹刀身。 南金:指南方出产的优质金属,这里指黄金。 东夷:古代对东部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倭奴:指日本奴隶。 齯鹈锋
诗句:七尺天台藤,千年石梁雪。夭矫欲飞腾,支离半鳞甲。 翻译:高高的树藤缠绕在天台上,历经千年的石桥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它弯曲伸展,仿佛要展翅飞翔,但身体部分残缺不全,像是鳞片一般。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图,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野性的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赏析:此诗以“七尺天台藤”起兴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翾翾枝间雀,谯谯委道傍。 - 翾翾: 形容鸟儿飞动时翅膀的声音。 - 谯谯: 声音高而急。 - 描述的是一只麻雀在树枝间飞翔,声音急促。 - 上为鸺纻啄,下为蝼蚁伤。 - 鸺纻: 一种鸟类,以其锋利的喙著称,能轻易伤害其他生物。 - 蝼蚁伤: 比喻小鸟被其他小动物伤害或吃掉。 - 强调了这只麻雀不仅需要保护,还可能遭受其他动物的伤害。 2. 仁者过其侧,拾之归青箱。
奉寄太师成国朱公二十八韵 王稚登 先帝垂衣久,元公翼戴长。宵庐明月殿,晓卫白云房。赐马行长乐,看花宿未央。常陪五畤祀,独奉万年觞。出入钩陈侧,驰驱太乙傍。几株温室树,廿载御炉香。不离芙蓉苑,频经蕙草芳。列管分虎旅,对陛和龙章。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王稚登的作品《奉寄太师成国朱公二十八韵》。诗中描绘了苏秦和陆贾的事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苏秦因被家人骂辱而离开家乡
【注释】: - 昔者行赠别姜祭酒先生:昔日,我赠别姜祭酒。 - 璧水曾经黄屋坐:璧水是古代的地名,此处指的是姜祭酒曾经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黄屋是古代皇帝所坐的车,这里表示姜祭酒的地位崇高。 - 祭酒胡床尚虚左:祭酒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胡床是一种轻便的座椅。这里的“虚左”是指姜祭酒的位置空缺,需要人填补。 - 苜蓿先生三数公:苜蓿是指苜蓿草,这里用作比喻,指那些才华出众的人
《碧云寺月出赠朱十六短歌》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燕山观赏月亮时的情景,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感慨。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 “燕山一片月”:描述了燕山夜晚的美丽月景,一片宁静而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 - “夜照白莲花”:月亮的光芒照亮了白莲花,使其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 “千里万里同为客”: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虽然相隔千里,但共同感受着离别的苦楚。 -
舒生宝镜草堂前,锦囊入手明月圆。 “舒生宝镜”,即指舒生的宝镜。宝镜,即古之铜镜,古人以铜为镜,所以铜镜又称为宝镜。宝镜草堂前,指的是舒生在草堂前悬挂了一块铜镜。 雪光辉辉照肝胆,流苏风飓朱绳县。 “雪光辉辉照肝胆”中的“雪光”指的是铜镜的反光,而“肝胆”则指的是人的内脏,这里用来形容铜镜的反光明亮如肝和胆一样清晰。流苏风飓朱绳县中的“流苏”指的是装饰物,而“朱绳县”则是指红色的绳索
【注释】 1. 长安:古都名。青楼:妓院,歌舞场所。笙竽:乐器。 2. 倡家妇:歌女。酒家胡:酒馆的侍女。 3. 十五十六人:十五岁和十六岁的少女。当垆(lú):古代酒店中供侍酒的女奴。 4. 齐姬:指齐国的美女。善击鞠:擅长打马球。摴蒲:博戏项目,即“投壶”。 5. 外黄女:指外黄县的女子。邯郸姝:邯郸的美女。 6. 美玉:喻美女。白:比喻白皙,这里形容皮肤白净。朱:红,这里形容皮肤红润。 7
【增翟丈四首】 君怀一片心,皎如春江月。 此句描绘了主人公对朋友的真挚之情,宛如春日之江水清澈透明、明亮洁净;推心置人腹,安得有胡越。 此句意在表达作者希望将心比心,以真诚对待他人,而不应有所偏颇,如同面对不同地域的人一样,应一视同仁。 双锷雌雄龙,报恩未出匣。 比喻翟公(翟方进)虽曾显贵一时,但并未因权势而改变本心,仍保持谦逊和真诚。 朱家非大侠,我昔游燕山。 朱家指汉代朱家,他为人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