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此曲掩前古,恍惚变化真希声。余也江湖好奇士,挟策走马咸阳京。
正逢天子射蛟日,奇文落落无所成。学书学剑白日暮,短裘高帽吴王城。
愿从君受调指法,烧灯夜读《琵琶行》。
这首诗是王维的《观刘十九琵琶演奏》。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解释:
第一句:“听查八十弹琵琶”
- “查”是“琵琶”的意思,这里指代琵琶。
- “八十”可能指的是年岁或者技艺高超。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旁聆听一位名叫“刘十九”的人弹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句:“君今此曲掩前古,恍惚变化真希声”
- “君”指的是“刘十九”。
- “此曲”指刘十九所弹的琵琶曲。
- “掩前古”意味着这曲子非常罕见,仿佛是前所未有。
- “恍惚变化真希声”形容琵琶曲的独特和美妙,仿佛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声音。
第三句:“余也江湖好奇士,挟策走马咸阳京”
- “余”是“我”的自称,表示诗人。
- “江湖”通常指代隐逸的生活环境。
- “好奇士”表示诗人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
- “挟策走马咸阳京”描绘了诗人急匆匆地骑马来到咸阳(当时长安城的别称),可能是为了观看或学习音乐表演。
第四句:“正逢天子射蛟日,奇文落落无所成”
- “天子射蛟日”可能是指天子举行狩猎时的场景,而“蛟”在这里比喻为一种强大的敌人,暗喻某种困难或挑战。
- “奇文”可能指的是非凡的文章、才华或者技巧。
- “落落无所成”意味着尽管才华横溢,但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成功。
第五句:“学书学剑白日暮,短裘高帽吴王城”
- “学书学剑”指学习和磨练书法与武艺。
- “白日暮”形容时间的流逝,白天到了傍晚。
- “短裘高帽吴王城”描绘了诗人穿着朴素,头戴宽边帽,站在繁华的吴国(古代诸侯国)城市中的景象。
第六句:“愿从君受调指法,烧灯夜读《琵琶行》”
- “调指法”可能是指学习演奏琵琶的技术或方法。
- “烧灯夜读《琵琶行》”表明诗人愿意学习并精通琵琶的弹奏技巧,同时通过晚上读书来深化对《琵琶行》这部作品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旁观看刘十九演奏琵琶的情景,以及诗人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如将琵琶曲比作“恍惚变化真希声”,用“学书学剑白日暮”来形容时间流逝,以及“愿从君受调指法,烧灯夜读《琵琶行》”展现了诗人的学习热情和对艺术的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