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幼武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斑竹帘:一种以斑竹制成的帘子。 2. 湘妃泪洒碧琅玕,剪织疏帘拭未干:湘妃(指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泪洒在斑竹上,用来编织成帘子。虽然已经擦拭过,但仍然没有完全干透。 3. 细缕引风宜隔暑,湿痕含雨欲生寒:细密的竹丝可以吹散热气,适合夏天使用来隔离炎热;湿润的竹纹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让人联想到寒冷的感觉。 4. 灯前照耀琉璃洁,月下斓斑玳瑁看:在灯光下
注释: 久雨:持续的雨水。 江雨洒还稀:江面上的雨滴落下,显得稀疏。 江云湿更低:江边的云朵因为雨水而变得更加湿润。 不愁吴水阔:不必担心吴地的水势宽广。 惟恨楚山迷:只是遗憾楚地的山峦被云雾所掩盖。 野鹤思高举:野鹤想要在高空飞翔。 林乌慕稳栖:树林中的乌鸦想要稳定地栖息。 渐看晴景好,可得溷涂泥:渐渐地看到晴朗的景色,却只能困在泥泞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
诗句注释: 1. 风棚 - 一种用竹子搭建的简易房屋,通常在山间或野外使用。 2. 虚结构 - 表示风棚是空的,没有固定的支撑。 3. 松风起四檐 - 风吹过竹制风棚时,松树般的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 4. 遂令秋满屋 - 秋天的气息充满整个空间。 5. 何用昼垂帘 - 白天不用拉上窗帘,因为屋内充满了自然美景。 6. 蔽日云常在 - 云朵常常遮蔽阳光。 7. 当窗雨不沾 - 即使下雨
诗句 1. 春风吹短棹,迤逦望归程。 2. 刁斗溪边戍,旌旗野外营。 3. 市桥人迹少,官路马蹄轻。 4. 欲向东湖去,边烽永夜明。 译文 1. 春风轻轻吹动着短桨,我悠然地望着远方的归途。 2. 刁斗声声在溪边的军营里回响,旗帜在野外迎风飘扬。 3. 市集的桥上行人稀少,官道上马蹄声清脆而轻快。 4. 我打算向东方湖的方向出发,但边境上的烽火永远照亮了夜晚的黑暗。 注释 - 宿蠡口
注释: 用道士韵寄彦忠(1) 爱汝题诗枉问安,依依应念得无寒。 江鱼满尺长相致,沙雁成行本不单。 山径虎蹄新迹乱,风林鸡语晓光残。 此时何限驰驱意,小字浑宜反覆看。 译文: 我喜爱你为我写的诗,却枉费心思问候你的安危,希望你一切都好。 江中的鱼儿满尺而长,它们相互陪伴着生活,从不感到寒冷。 沙漠上的大雁排成一行飞翔,它们从不孤单,总是成群结队。 山路旁的虎蹄踏出了新的足迹
【注释】 客楼夜雨:指在楼上观赏夜晚细雨,因有客居他乡之意。 易为热:容易发热。 江云:指江上的云雾。 电光生夜白:形容闪电划空而过,照亮了夜空。 烛火:点燃的灯光。 灯花:指油灯芯燃烧时形成的花状物,即油花。 书叶:指书页或纸张。 防润:防止被雨水淋湿。 耐看:能忍受看。 只缘听亦惯,竟夕睡偏安:只因习惯于夜间听雨的声音,所以整个夜晚睡得十分安稳。 【赏析】 “城郭易为热”
【注释】 清坐:清静地坐着。驱驰:忙碌奔波。欣暂息:高兴得暂时停止。余春:春天的馀韵。细雨:小雨。偏宜:特别适宜。疏帘:稀疏的帘子。不隔尘:不阻隔尘埃。山禽:山林中的鸟。引子:招来,引来。庭鹤:庭园里的鹤。几负:几次辜负。林泉约:以归隐为志向,与山林泉石作长久之约。空嗟头上巾:白白地叹息自己头上的帽子。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后所作。诗人在闲适之余,感慨颇多。首句写自己忙了一天以后
湖上春光也太颠,灯前愁杀泛湖船。 故人何处听春雨,应在江楼未得眠。
万井笙歌,满城灯火,元宵预庆丰年。欢声鼎沸,人气结春烟。天外冰轮缓转,画楼上、玉漏迟传。鳌山耸,香车宝马,腾踏九重天。 华堂深几许,朱帘半揭,翠幕垂边。似蓬莱宫阙,洞府真仙。醉倒歌裀舞褥,风流处、玉笋金莲。争知道,十年兵燹,把酒酹风前
晓莺声里。睡思酣犹美。旖旎红娘冰雪体。洛女巫娥浮靡。 紫骝踏月嘶风。华裾织翠青葱。归去一场春梦,空吟旧绿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