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解析】 题干中要求“赏析”,因此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抓住诗中的意象、情感等进行赏析。本首诗为五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由两偶句构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抒情。 “忆昔金闺忝后尘,莺花窈窕禁园春。”这二句回忆当年在宫中的往事。“忆昔”二字点出题意。“金闺”指皇宫,即金殿。“忝”是辱,“后尘”指晚辈,“莺花窈窕”指春天美丽的景色。“莺”指黄莺,“莺花”指春色,这里代指宫廷中美好的生活。
诗的逐句释义 1. 一去京华已十秋,梦魂常在锦江头。 这句话表达了离开京城十年的感慨。"京华"指的是京城,即现在的北京。"已十秋"表示已经过去十个秋天。"梦魂常在锦江头"则是指即使身处他乡,但思念之情如同梦魂般永远留在京城和锦江边,暗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堂前尘土勤勤扫,架上诗书好好收。 此句描绘了家中环境的整洁和对知识的尊重。"堂前尘土"可能指的是家里的地面或书桌
正月初三祭始祖濮州公族议欲更旧门符山林城市寻常屋唐宋诗书第一家者予意不可因赋一律呈诸父 注释:九朝靖节扶龙驭,十世联魁到凤池。 正一日祭祀将军庙,七百年来显祖规。 共喜族人同北阮,清明有约莫相违。 译文: 注释:九朝靖节扶龙驭,十世联魁到凤池。 正一日祭祀将军庙,七百年来显祖规。 共喜族人同北阮,清明有约莫相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祭拜始祖濮州公的家族会议上所作
【注释】 琴月轩:用琴声来装饰的轩窗;月来:月光照射到轩外。自相寻:自己和自己相互映照;人:人的影子。鼓素琴:弹起白色的丝弦古琴。半榻影斜天浸水,七弦声动雁投林:指在半榻上,影子斜斜地映在天和水之间,琴声使大雁投林而飞。光涵石几秋无际,冷逼冰弦夜正深:指石几上映着的月光无边无际,琴弦被寒冷逼得发出深沉的声音。我忆戴逵惭未识,拟乘高兴借清音:回忆戴逵(东晋画家)没有见过这种乐器
诗意解读:这首诗是解缙为刘孟雍的画作《竹溪春晓》所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武陵溪远桃千树:武陵溪边的桃花繁盛,犹如千万颗娇艳的桃花树。这里的桃花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复苏。 2. 汴水春深柳万条:汴水河畔的柳树在春天里生长得格外茂盛,仿佛有万条柳枝垂挂。这些柳树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3.
豁如轩 掘井为山积学功,高轩新筑日曈昽。 量包元气鸿蒙外,心与先天太极同。 洞达八荒归尺寸,澜翻万卷入陶融。 东山出慰苍生望,只在君家雅度中。 译文: 在这座宏伟的园林中,我发现了一处宁静而深远的地方,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它让我想起了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里,我可以放松心情,欣赏周围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豁如轩”是园林中的一个景点,位于园林的中心位置,周围有树木环绕
【注释】 紫宸:古代帝王所居之处,这里指代皇帝。一官初授渥恩新:新授官职,受到皇帝的深厚恩惠。来时共泛西江月:去时同游西江。彭蠡望穷怀故国:登上彭蠡山眺望远方,思念着故乡。洞庭到处是通津:湖广之地,处处都是通往各地的要道。华容凋弊劳苏息:华容县凋敝荒芜,需要有人加以整治,使之兴盛。莫对双松岸帻巾:不要对着两棵双松树发呆,应该振作精神,治理华容县了。 【赏析】 本诗为作者在华容任职期间所作
潭溪刘氏秋江亭 空亭屹立俯长流,占断潭溪千古秋。——亭在潭溪边,俯瞰着流淌的江水,仿佛占据了整个潭溪,秋天的气息弥漫了千古。 一派清商人倚槛,半篙寒绿客呼舟。——清澈的商音似乎在栏杆外回荡,江面上泛着微微的绿色,客人呼唤着船儿划桨。 芙蓉露白江波冷,梧竹风高枕簟幽。——清晨的芙蓉花开露出白色的花瓣,江面波光粼粼,凉爽宜人;梧桐竹叶随风摇曳,带来一种宁静的感觉。 车马红尘应不到,此身何异在瀛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翻译和赏析: 1. 高卧蓬莱最上峰,希夷独许往来同。 - 诗句释义:我悠闲地躺在蓬莱的最高峰上,与神仙一起来往。 - 注释:“蓬莱”在古代神话中是仙境的意思,这里指代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之地。“希夷”是指虚无的状态,表示超脱世俗。“往来同”表示与神仙们一同生活、交往。 2. 三生风月形骸外,百岁乾坤寤寐中。 - 诗句释义
诗句:小隐当年远市廛,杏花深处转幽偏。 译文:当年远离喧嚣的市集,隐居在杏花深处,显得更加幽静。一村矮屋宛如勾漏,数亩青山似辋川,流水通桥春药碓,闲云将雨润芝田。 注释:小隐:诗人隐居的地方,与世隔绝。勾漏:古代地名,今浙江温州。辋川:地名,今陕西蓝田县辋川镇。董奉:传说中的仙人,传说他善于种仙草,因此人们把他居住的地方称为“仙田”。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和美景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