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京华已十秋,梦魂常在锦江头。
堂前尘土勤勤扫,架上诗书好好收。
禾黍熟时烦出纳,园篱破处务培修。
高堂当奉儿当训,辛苦终为远大谋。
诗的逐句释义
一去京华已十秋,梦魂常在锦江头。 这句话表达了离开京城十年的感慨。”京华”指的是京城,即现在的北京。”已十秋”表示已经过去十个秋天。”梦魂常在锦江头”则是指即使身处他乡,但思念之情如同梦魂般永远留在京城和锦江边,暗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堂前尘土勤勤扫,架上诗书好好收。 此句描绘了家中环境的整洁和对知识的尊重。”堂前尘土”可能指的是家里的地面或书桌,”勤勤扫”说明主人非常注重家庭环境,希望保持干净整洁。”架上诗书”则展示了他对书籍的重视,认为阅读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
禾黍熟时烦出纳,园篱破处务培修。 这句话反映了对农事活动的参与以及对自然循环的认识。”禾黍熟时”指的是庄稼成熟的时候,”烦出纳”意味着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需要忙碌于田间工作。”园篱破处务培修”则是指在花园或菜园中,修补破损的地方,这体现了对农业劳动的尊重。
高堂当奉儿当训,辛苦终为远大谋。 这句表达了对子女教育和培养的期望,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高堂”指的是父母,”当奉儿当训”意味着父母应当教导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辛苦终为远大谋”则是说通过辛勤的工作和教育,最终能够为国家和家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译文对照
寄内
自从我离开京城已经十个秋天了,我常常梦到自己在锦江边徘徊。
家里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书架上摆满了诗书等待我翻阅。
到了丰收的季节,我要忙着收割、打谷,还要修补园子里的篱笆。
父母的高堂应当教导儿子,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工作。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责任感。诗中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有着明确的期许,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