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大意,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根据要求写出诗句的注释,最后赏析诗句。 (1) “绣水东来合郁江,古藤城郭镇南邦”,绣水是流经广西贵县的一条河,它从东面流入郁江,而郁江又发源于古藤城郭,即今藤县。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诗人用“绣水”与“郁江”相对举
地入洪都景物稠,界分吴楚重干掫。 滕王有阁空芳草,孺子无亭但古丘。 西去帆樯皆北向,南来江水自东流。 消沉多少英雄客,李蔡封侯广不侯。 解析: 1. 地入洪都景物稠: - “地入”意味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洪都”特指南昌,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这里描绘了南昌丰富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 “景物稠”表达了这座城市在历史上的繁荣与多样性,以及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和重要性。 2. 界分吴楚重干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太子泉头曙色开,仙桃花影覆层台。 - 诗句大意:清晨时分,太子泉边景色渐次展开,桃花如仙子般点缀着层层叠叠的山石。 - 注释与赏析:太子泉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此处风景秀美,常被古人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色。"开"在这里意味着景色逐渐展开,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仙桃花影覆层台"则形容桃花覆盖了层叠的台阶
【注释】苍梧城北面是系龙洲,水与南天相接日夜流淌。冰井和鳄池春天的草合拢了,火山蛟室夜晚的灯光浮动着。千家竹屋临着沙嘴,万斛江船经过石头。伏枕梦回接近霄汉,佩声还在凤凰楼上。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岭南壮族地区一个渔村的风光,从山、海、河、江四幅画卷中,展示了这个渔村的美丽景色。诗人以“千”、“万”等数字来描写,突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宏大的山水画之中。全诗结构紧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元宵泊豫章 - 注释: 元宵节时在豫章城停泊。 - 赏析: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在元宵节这一天,选择在豫章城停留下来的情景。"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而"豫章"则是一个地名,通常指代某个城市或地区。这里的"泊"意味着停靠、停留。 2. 寒雪微消画舫轻 - 注释: 寒雪稍微融化,使得画舫显得轻盈。 - 赏析: 这个意象通过对比来描绘天气的变化
早春舟发文江时将赴都门 北风吹冷薄寒裘,万里遥怜上国游。 雪色迷人明两岸,江声入夜到孤舟。 春归忽听云霄雁,昼卧惟闻渚水鸥。 葵草向阳余素志,故园虽好敢淹留。 注释: - 早春:春天开始的时候。 - 舟发:乘坐船出发。 - 文江:文山之江,泛指江河。 - 北风:寒冷的北风。 - 薄寒裘:薄薄的冬衣。 - 上国:指京城长安。 - 雪色:下雪的颜色。 - 迷人:迷人的地方。 - 江声:江流的声音。
交趾回送安成谢礼献 几度扁舟往复还,野情只是爱家山。 冲寒凛冽逾西徼,触热炎蒸出百蛮。 暂对雁行倾别酒,又随鹓序簉朝班。 天书定许归来早,洞里相寻亦解颜。 注释:在交趾(今越南北部)的时候,我几次坐着船往返于那里,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只有一种,那就是热爱我的家乡。面对严寒,我会冲过寒冷的北风;面对酷热,我会感到炎热的煎熬。虽然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时间,但我总是渴望早日返回家乡
仙蓂七叶报初春 气转洪钧雨露新已有香醪试生菜,却无故友赏芳辰。 梅花东阁千林雪,乌帽青山万里身。 为问锦官城里客,几时借马到江津。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仙蓂七叶报初春 - 解析:仙蓂即蓂荚,是传说中的吉祥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七叶则暗示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赞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 2. 气转洪钧雨露新 - 解析
{ 《庐山》是明代诗人解缙的一首七言古诗,创作于上元元年(760)。 “每依南斗弄潺湲”:这句诗描绘了庐山与天上南斗星的位置关系,南斗星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这里指代天界,暗示庐山高耸入云,与天相接。 “太白云巢似可攀”:诗人想象中的云巢可以攀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浮水一星天上下”:通过“浮水”一词,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天空相接
游阁皂山 阁皂云和野水流,漫传先圣昔曾游。 岂知汉晋遗风远,祇有宋元文字留。 山势北来开菡萏,关门南下壮金牛。 野翁为说天书降,曾有红云捧玉楼。 注释:阁皂山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境内,是道教名山之一。这里的阁皂指的是山的北面,而皂指的是山的南面。山上有一座亭子,被称为“阁皂亭”。 白话释义:阁皂山的景色如画,山上的云雾缭绕,仿佛是一条流动的河流。传说中,先圣曾经在这里游览,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