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赏析时要注意结合全诗,注意从手法、语言、情感等角度分析。 “自忝知心旧,常如识面初”:自感愧有知音之心,常常如同初次相见一般。 “情亲终近古,识远胜知书”:感情亲近始终接近古人,见识遥远胜过读书。 “水宿同烟艇,山行傍笋舆”:水宿在烟波中同坐一条渔船,山行时傍着竹筏而行。 “眼中无此老,洒涕独沾裾”:眼前没有这样的老人,只能独自落泪湿透衣襟。 赏析:
【注释】 开边:开拓疆土,指对外用兵。膻胡:指匈奴。帝州:皇帝所在的州郡。辨身谋:指为自己打算。 义气:指忠义之气。摧:摧毁。山岳:指山岳之高。照:照耀。斗牛:二十八宿中斗宿和牛宿的合称,这里代指天象。光:照耀。史册:史书上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刘公(即刘知远)被契丹所杀表示哀悼的两首绝句之一。 第一句“时相开边隙”,写刘知远为报父仇而与契丹交战,结果战败身死,国事败落。“开边”二字
注释: 重义何难死,知恩忍自欺:看重道义并不困难,但是知道别人的恩情却不肯报答。 豫生真国士,南八是男儿:李豫是真正的君子,张南八是一个英雄豪杰。 天地一朝黑,风霜千岁悲:天地间一旦黑暗,岁月长河中充满了悲伤。 至今瞻拱木,人口胜丰碑:人们仰望着你高大的棺材,你的名声超过了一座座丰碑。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忠臣的诗作。诗人用“重义何难死,知恩忍自欺”两句来歌颂忠臣的气节和品质
注释: 四纪儒林誉,谈经我一门。 那知诗礼学,晚失父师尊。 阡陌南阳旧,松杉厚夜温。 心摧寒日落,泪尽晚云昏。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首联两句“四纪儒林誉,谈经我一门”回忆了妻子生前的学术成就和对家庭的贡献,表达了对妻子的敬仰和赞美。颔联两句“那知诗礼学,晚失父师尊”则揭示了妻子去世的原因,是因无法忍受生活的艰辛,而不得不早早离去人世。颈联两句“阡陌南阳旧
【注释】 ①张公:即张说。②“遇合”句:指张说与武三思等人的遭遇和关系。③“补天”句:比喻张说有补国治乱的大才大略,能以雄文大笔,扫除奸佞,使国家政治清明。④“医国”句:比喻张说为国治病,提出治国方略。⑤“恻怛”句:意为张说忧国爱民,同情人民的疾苦,因而殷勤地推荐贤士。⑥“可能”句:意为张说已年迈,恐怕不能在世了。⑦“谁复问穹苍”句:意为谁能再向苍天发问呢?这里指张说已去世,人们不再关心政事了。
【诗句】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名园清昼漏籖迟,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卧看碧峰峨弁。向来魂梦几曾真,休怨断、楼高不见。 【译文】 春天的气息真是真切,把花朵摘下来,给我庭院中的清幽。在名贵的园林中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虽然时间过得很慢,但我并不感到遗憾和失望,因为有朋友陪伴着我饮酒作乐。 你的感情依然深厚,当我站在暮色中的云雾之上,静静地俯瞰着那青翠的山峰
翠峰欲并眉妩,艳蕊难争脸红。 昔日寒年枯木,何如此个家风。 翠峰:形容山的青翠、秀丽。 “欲”字:想要。 “眉妩”(mù): 指眉如新月般妩媚。 艳蕊:花的花瓣。 “难争”:难以比较。 “脸红”:形容花朵娇艳欲滴。 “寒年”:冷寂的冬天。 “枯木”:形容树木枯萎。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春天美景的诗歌。诗人以翠峰、艳蕊、寒年、枯木四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家乡春天的美好景色。首句“翠峰欲并眉妩”
这首诗的作者是辛弃疾。 译文: 清晨,山城被细风轻雾笼罩,显得更加清幽宁静。这冷艳的花朵疏枝,究竟是为了谁而盛开的呢?我站在斜桥边的驿站上,只见流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之情,那身影在水边徘徊,独自照映在水中。 那何郎,他空立在那里,似乎在烦恼着我的余香,他的绮思,更添了几分婉约。我肠断心裂,在这天涯路远的地方,音信稀少,行人只能叹息、怨恨、角声吹老。在这客居之地,春又过了三年
【注释】 妙喜:佛语,指佛家所说。断取:截取、截断。竺峰:山名。几日:几天。乞(qǐ)与:请求,希望。暮宿:傍晚住宿。都教(jiāo)浓翠成堆:使得满山的绿树丛生茂密。 【赏析】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之一。此诗为丁氏堂所作,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全诗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山间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妙喜何曾断取”中的“妙喜”指的是佛家的欢喜
西河 山驿晚,行人昨停征辔。白沙翠竹锁柴门,乱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回,扫云风定还起。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遥知洞户隔烟窗,簟横秋水。 注释: 西河:指词人居住的西河县。 山驿晚,行人昨日停驻马鞍,准备过夜。 白沙翠竹锁柴门,乱峰相倚。 一番急雨洗天回,扫云风定还起。 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 遥知洞户隔烟窗,簟横秋水。 译文: 在山间驿站中度过一个傍晚,我停下了马鞍等待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