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注释】 和:应和、答和,即作诗。故人:旧友。二首:指《和故人》组诗共两首。丁卯年九月二十二日:诗人创作此诗时,是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九月二十三日。梦中得之:诗人在梦中偶得佳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自己事业的看法。 “目前得已便休休”意为:现在既然已经取得了成功,就没有必要再努力了。这里的“休休”指的是停止或放弃的意思
注释: 1. 曾宏父将赴官都城示诗次韵自述并赠其行 2. 庾信多哀思,年来方解愁。 3. 低徊甘吏役,肮脏岂人谋。 4. 儋石才知饱,私田讵敢求。 5. 尚能吟玉案,未忍困牙筹。 6. 公子年方壮,才名惜甚休。 7. 聊持江氏笔,来赋谢公楼。 8. 慷慨思千里,翱翔近十洲。 9. 逢时宁有愧,阅世自多忧。 10. 客路尘沙暗,春风草木柔。 11. 公行欣入洛,我老谢封留。 12. 日月消书帙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译文:我喜爱弹琴是因为琴的弦是直的,喜爱下棋是因为棋盘是方的。 注释:怜:怜惜;琴:指乐器“古琴”;方:正方形。怜惜:爱惜、怜悯。琴:指古琴,一种七弦琴。弦:指琴上绷紧的丝线,用来拨动发声。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译文: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越来越疏远,一个笨拙的人会阻挡一切事物的发展。 注释:世:世间的事或世事;拙:笨拙;妨:阻碍。 惟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译文
【注释】 寂寞松冈锁暮烟:寂寞,萧条;锁,把……关起来。 臧孙有后真虚语:臧孙,春秋时陈国大夫;有后,后代子孙;虚语,空话。 伯道无儿可问天:伯道,春秋时楚人伍子胥;无儿,儿子伍尚被杀,没有后代,所以可问天。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怀念故人,抒发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寂寞”二字点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气氛。“松冈”
【注释】 ①谢幼舆:南朝梁诗人谢朓。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文学家、辞赋家,山水诗派代表人物之一。“平生事业较粗疏”:此句是说平生的事业比较粗疏,没有成就。②嵇子:指嵇康。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濉溪)人,三国魏末年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嵇康崇尚老庄,反对儒家礼教,因不满司马氏的专权而遭杀害。“晚岁欣陪谢幼舆”:晚年时很高兴地与谢幼舆为伍。③林下商量
诗句翻译: 落涧悲泉不拟闻,乐平桥北路头分。 译文: 落涧悲泉不拟闻,乐平桥北路头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落涧悲泉,形容水流声如同悲伤的声音,不拟听闻则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厌恶和反感。乐平桥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路头分,意味着道路的尽头,也象征着人生的终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注释】 忌:怕。石林:指石林洞,在贵州安顺西北,山岩间有洞穴,形如林立的岩石。 臞(qú):瘦弱的样子。 倾家酿:倾尽家中所有来酿酒。比喻倾尽家财。 读父书:读父亲的书,指读书。 【赏析】 《访石林二首》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歌描写了作者游览石林的感受。其中第一首写到了石林的风光,第二首则描绘了石林人的风土人情。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石林人民勤劳质朴的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准确把握诗句的内容,最后再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此题属于“炼句”类题型,解答时要逐句分析。 “公家爱竹传闻旧,要看凌冬色不浮”,这句诗的意思是:朝廷里喜爱竹子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了,现在要看的是冬天的时候,竹子的颜色是否依然如故,不因寒冷而改变。“公家”指官府。“公家”是朝廷
【注释】 薝卜:香草名。同林:共处于一林之中。一等香:地位相等而气味相宜。芝兰:指仙草。在室:比喻身处高位,为众仰望。不知旁:意谓地位高的人不在其身旁。今阅世:现在经历世事。如翻手:喻世事变化快如翻掌。底处:何处。交情:友谊。许长: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江西李相君的酬唱之作,诗人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二句“薝卜同林一等香,芝兰在室不知旁。”写自己和李相君都是出身微贱,但志趣相投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双莲阁 曲塘如磬何曾有,坐想萦山更带林。 花圃夜来春雨足,漾舟应试一篙深。 注释:曲塘的水声如同敲击的磬石一样清澈,没有一点涟漪,我坐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仿佛被山林环绕。晚上,花园里传来春雨的声音,我撑着船去参加考试,水深的地方有一篙之深。 译文:曲塘的水声如同敲击的磬石一样清澈,没有一点涟漪,我坐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仿佛被山林环绕。晚上,花园里传来春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