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燕堂曾许陪真赏,似识唐昌一树花。 - 燕子堂: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所,如唐代诗人杜甫曾在燕子楼与友人相聚。 - 真赏:真正的欣赏和理解。 - 唐昌一树花:唐昌(可能是地名或指特定的植物)一树的花。这里指的是一种珍贵的花卉或者是一种美好的意象。 2. 鹤骨松声公耐雪,龟肠蝉腹我羞茶。 - 鹤骨松声:形容声音清越、悠扬如鹤般高洁。 - 公耐雪:形容某人能承受严寒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声名三纪在中州,身到蓬山最上游。 释义:我与方秘监在中州相识多年,他如今已是名声显赫、地位崇高的官员了。 笃行岂惟今代少,摛辞仍向古人求。 释义:他的品行高尚,不愧为今世之人;他的文采出众,仍向古代先贤学习。 独嗟宣室催归晚,不料漳滨卧病留。 释义:只叹息我在宣室时已感到时光飞逝,未曾预料到自己在漳滨卧病之时,竟然留下了遗憾。 慷慨严尤三策在,暮年谁识子心忧。
吴彦和的两首诗是《和朝散挽诗二首》。 挂冠归去何曾老,贤达谁如此大夫。 挂冠:辞官。古代官员辞去官职后,常常以挂冠相称。这里指诗人辞职回到家乡。何曾老:没有老去。贤达:贤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辞官归家后,依然没有老去,贤人中谁能像我这样有德行? 白傅宁惟结香火,季鹰初不为莼鲈。 白傅:即白居易。他曾经写有《题大林寺西轩》的诗句“坐看山水还自得,不与尘俗相交涉”。结香火:供奉佛教。季鹰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所作,共四首。第一首写他登高临远的欣喜之情;第二首写他的居处环境;第三首写他游赏山水时的愉悦心情;第四首表达他对闲情逸致的淡泊态度。 次韵九日四首 怀绂(fu)欣临柳恽州,据床宁羡庾公楼。 云横浦溆无重数,花绕岩峦最上头。 诗遣羊何聊共和,语惊陶谢未知休。 自缘风物撩人意,不为闲情作许愁。 注释: 1. 怀绂(fú):指带着官印的绶带,这里用做典故,指有官职的人。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重阳节时所作,共四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九日佳名今古重,凤城秋色正明楼。 - “九日佳名”意指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雅称。 - “今古重”表示这个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 - “凤城秋色”指的是京城(长安)秋天的景色。 - “正明楼”可能是指当时某个著名的高楼或建筑,用来观赏美丽的秋色。 2. 厨供清酿香浮袂,恩赐黄花忆满头。 -
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注释:蒲团(pú tuán):用蒲草编织成的坐垫,多用于打坐或修行。趺坐:一种佛教修行方式,双腿盘膝坐下,两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大乘佛教中常用的坐姿。知秋:知道秋天的到来。笳鼓声出:形容声音响亮而传播很远。郡楼:官府的楼阁。阅世:经历世事。梦里:比喻梦境中的经历
【诗句解释】 1. 追思五十年前梦:追忆五十年前的梦境。 2. 山压平湖水次门:比喻吴约仲的才情高过山,水低于湖。 3. 白鹭未惭公子贵:白鹭没有惭愧公子的尊贵。 4. 青松不屈大夫尊:青松不屈服于大夫的高尊。 5. 文辞朴凸推鼻祖:质朴直率的文辞可以追溯到鼻祖。 6. 标置孤高到耳孙:高标独立如同耳孙辈。 7. 更喜新亭名意好:更喜欢新亭的名字寓意。 8. 吴郎清峻芮郎温:吴郎(指吴约)的清峻
次韵春日书怀二首 居士而今有底忙,生涯草草度年芳。 平林渐见蔫红委,野店初闻煮酒香。 尚有佳人来得得,不甘春事去堂堂。 胜游早晚追千骑,更看挥戈驻日光。 注释: 居士: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尊称。 忙:忙碌、慌张的意思。 平林:平坦的树林。 蔫红委:枯萎的红花。 野店:野外的小店。 煮酒香:指小店里煮酒的香味。 佳人:美丽的女子。 来得得: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样子。 不甘:不愿离去。 胜游
这首诗的原文是: 次韵吴兴纪事一首 怀绂初辞玉帝宫,白蘋洲在乱云中。 劝耕汉守宣恩诏,卖剑吴侬袭古风。 花好未应惭洛浦,酒香何羡过新丰。 他年图画宾筵胜,锦瑟傍边有病翁。 注释和赏析如下: - 怀绂初辞玉帝宫: 这里的“怀绂”指的是诗人手持官印或绶带,而“玉帝宫”则暗示了某种权力或者高位的象征。辞去玉帝宫可能意味着诗人放弃了高官厚禄,转而追求平民生活或者更加简朴的生活方式。 - 白蘋洲在乱云中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写的,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 次韵春日书怀二首 水面红云次第铺,东君未肯向人疏。 兴高碧嶂千寻外,春在黄堂一笑馀。 只怕玉醅浮盏斝,不嫌花片落襟裾。 公归行侍甘泉宴,留得新诗锦不如。 注释: 次韵春日书怀二首:这是两首写春天的诗歌,诗人以次韵的形式进行创作。 水面红云次第铺,东君未肯向人疏。 兴高碧嶂千寻外,春在黄堂一笑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