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谷夜雨 - 描绘了秋天的夜晚,雨滴在谷间落下的景象。 2. 幽栖清梦着烟萝 - 诗人在深深的山谷中栖息,梦见烟雾缭绕的萝藤。 3. 奈此秋宵积雨何 - 对这连绵不断的秋夜雨水感到无奈。 4. 岂是乱泉添响急 - 疑问是否是因为乱泉的声音急促而显得更加响亮。 5. 非关深谷贮风多 - 并非因为峡谷中风声特别多而显得更加响亮。 6. 千峰势极趋沧海 -
【注释】 过梁庄望涧园:从梁庄(在今河南永城)走过,看到涧园。梁庄是诗人的故乡。二十三弟:指二十三弟李德裕。李德裕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进士及第,官至宰相。 飞梁接钓矶:飞桥横跨钓鱼矶上。钓鱼矶,即鱼乐亭,位于洛阳西北,洛水中游。 清泪不胜挥:泪珠儿洒落不已。 高楼长闭窗三面:指诗人家乡的高楼,因故常闭其窗不让人进入。 新冢才营土一围:新坟周围仅筑起一圈土。 驵侩(zànkuài)
【解析】 “悲小女”,悲伤女儿。 “十载痴龙抱里珠”,十年来,女儿痴痴地抱着怀里的珍珠,不舍得离开。 “由来怜爱与悲俱”,从古至今,父母怜爱子女,子女又对父母有悲感,这情此恨交织在一起。 “偏工吴语从慈母”,她特别擅长吴地方言,是母亲教她学的。 “苦诵唐诗向老夫”,她苦苦地读唐诗,是父亲教给她的。 “昨过碧池犹弄水,那教黄土便埋躯”,昨天我经过池塘时还看见她在玩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是送别之作,写仲生即将启程去远方,诗人临行时送别并赠言。首联描写离别时的情态;颔联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气氛;颈联写离别后的心理感受;尾联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仲生将要远行,我送他到溪桥转弯处,再送他上长途。早晨起来,看见柴门紧闭,仆人已经出发了
【诗句解析与赏析】 雨后即目 - 好风佳霁变园林:形容天气转晴后的美丽景色,如同园林中的美景经过一阵好风而显得更加美丽。 - 耳目清新莫远寻:意味着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下,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远离喧嚣,寻找自然之美。 译文 好风和晴朗的天气让园林变得如此美丽,令人耳目一新,不要四处寻找,只在这美丽的环境中享受吧! 注释 - 雨后(天气转晴) - 即目(直接观赏,观察) -
【注释】 山庄:山中小屋。 山药:薯蓣,可食的根类植物。 几三斤:约莫三四斤。 累日乃尽:吃了几天才吃完。 深山:指大山里的山中小屋。 便腹:饱肚子。 酥陀:形容食物香甜可口。 石髓(sǔn):一种矿物,味美甘甜。 心澹(dàn):内心淡泊。 饼饵(yě):面点食品。 幽丛:密林。 花犬:指松树上的松鸦、青狸等。 残躯:病弱的身体。拟从:打算跟随。赤松:赤松子,传说为神仙所食之物
春感 年光易换似流莺,老觉心期暗不惊。 华屋山邱等零落,风花烟柳惯清明。 林深自许鹪巢稳,道险谁甘鼠穴争。 却被阳城要上考,闲闲十亩意难平。 注释:年光易换,如同流莺飞逝;年光易换,岁月如歌,转瞬即逝。老觉心期暗不惊,年岁渐长,内心愈发淡定从容,不再为外界的繁华所动。华屋山丘等零落,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成废墟,一切都已物是人非。风花烟柳惯清明,春天的气息弥漫,柳絮飘飘,花香四溢
【诗句】 得天津书知沧洲同年刘师退健在 童稚情亲五十年,浮沉踪迹两茫然。 经过初见霜生鬓,相望长如月在川。 贫久原思兼抱病,醒多苏晋本逃禅。 海山他日期携手,何必求归兜率天。 【译文】 收到天津的书信得知沧洲的同僚刘师退健在的消息 童年的友情像五十年一样亲近,我漂泊无定,四处流浪,心情茫然 初次见面时见到霜落在他的鬓发上,长久以来我们彼此遥望,就像那明亮的月亮映照在江水中一般
岁晚荆花尚满庭, 一枝带雪忽凋零。 长贫浪学朱公术, 久病虚参岐伯经。 宿世心尘误乡里, 平生手迹倦丹青。 北风送响东陵下, 应供残魂怨脊令。 注释: 1. 荆花:指牡丹。 2. 带雪:指枝头积雪。 3. 长贫:长时间贫穷。 4. 学:向某人学习。 5. 久病:长期患病。 6. 虚参:虚心地学习。 7. 宿世心尘:前世的心结。 8. 乡里:家乡。 9. 手迹:指书画作品。 10. 北风送响
赠日照秦生昆雪 远闻海上三君子,乍可三株树并看。 一鹤翻飞临涧户,六经错落起波澜。 残春羯鼓判花入,晚道盐车引骥难。 便合招携采芝客,沧溟结队理鱼竿。 注释:远闻海上三君子,乍可三株树并看。指孔子(孟皮)、颜回、子路(仲由)。一鹤翻飞临涧户,六经错落起波澜。指孔子曾梦见老子授《道德经》。残春羯鼓判花入,晚道盐车引骥难。指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带回葡萄、苜蓿等西域物产,武帝设酒宴招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