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雨脚:雨水滴落到地面。山云:指山间云雾。织:密集的样子。无路:没有路可以走,意谓无法前行。 【赏析】此诗写秋雨绵绵时诗人在园亭中所见所感。首句写雨脚欲入户,山云方挂檐,点出时间是下雨的天气。二句写落花烂如织,行屐何辞沾,描写了细密的雨点落在花瓣上,使花瓣像织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一样,而行走的人却不得不穿上鞋子来行走。三、四两句写无处可去,只能夜宿溪西的小屋。五、六句写秋雨涨满溪水,夜深了
注释: 鸣泉相和,游鱼出有群。形容园景优美宁静,泉水潺潺,鱼儿欢跃,与游人相伴。 觞飞竹林雨,坐接山烟曛。形容在竹林中饮酒,听着雨声,看着山色,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与美好。 何必侣嵇阮,蔼然弟与昆。表示不必羡慕嵇康、阮籍的高雅,而是要像他们一样谦逊和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色。首句“鸣泉类相和,游鱼出有群”形容园景优美宁静,泉水潺潺,鱼儿欢跃,与游人相伴
【注释】: 《遣怀三首 其一》:遣怀;抒发情怀。所思在何许?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乃在扶桑东,在东边的扶桑树上。褰裳海腾沸,掀起衣裳,海水沸腾。游目天空蒙,眼睛望着天,看天空被云雾笼罩。手引三足乌,用手牵引住一只三足的乌鸦。一照天下红,乌鸦一叫,天下都变成了红色。倦攲蓬莱作高枕,疲倦地靠在蓬莱山做高枕头。企脚直上方壶员峤之颠峰,踮起脚尖,直上方壶和员峤的最高峰。梦回忽睹水清浅,忽然醒来
注释: 城东门:城东的门。城东门,即洛阳城东的城门。 出:外出,指到城中办事或访友。入:进人,指回到园中或宅中。 颇:很。 烦:忙乱。 适:安逸舒适。 终愧山居人:终于惭愧于自己仍居住在城中。终愧,最终觉得羞愧。山居人,住在山中的居民。 犹有城中迹:还留下了城中的痕迹。犹,仍然;中,中间;迹,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每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往返于城东门与园中之间的情景
以下是对《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四 大椿轩》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庄生夸大椿,意似悲朝菌:庄子夸大了椿树的寿命,似乎在悲叹像朝菌这样的小生物。 2. 春秋八千岁,屈指终有畛:春秋有八千年的历史,但用手指计算也总会有界限。 3. 何如静者心,一息古今尽:不如那些心境宁静的人,他们的心境如同一呼吸之间,古今万事万物都消失了。 4. 世无千载人,大椿寿谁算
晴天出现,太阳从山脊升起,高城被云雾笼罩。 幽人倚靠林表远眺,眼力尽处苍茫一片。 不知道早晨的风翼,将飘飞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词原文: 千偈本无言,云何作半想。 譬如调一弦,堂室各应响。 君听手指音,故出丝桐上。 翻译: 1. 千部佛经原本是寂静无声的,但为何要想象其中半部分呢? 2. 就像弹奏一根琴弦,各个厅堂会有不同的回响。 3. 如果你倾听指尖的弹奏声,就会发现它来自琴的上方。 注释: - “千偈”:指许多佛教经文或诗。 - “无言”:没有声音
【注释】 石帆亭:位于苏州城西,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徵明(文征明,字休承,又字征仲,号停云山人,长洲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为纪念他的父亲所建。 百雉:指高大的城墙或宫殿建筑。 达人:指有远见卓识的人。天钧:天意,命运。 舟陆:舟船与陆地。 沧浪音:沧浪曲调,这里指击鼓声。仿佛:好像。中流:江河中游。 【赏析】
所思在何许,乃在桃花源。 清时欲焉避,但羡山中田。 秾桃成障閟山口,渔人何自来梯攀。 灵境随闭塞,耻与浊世通人烟。 至今阅千载,想见桑麻鸡犬还依然。 藉令无地列阡陌,居人仍须绝粒求神仙。 丈夫短气向家室,宇宙虽大如笼樊。 局蹐复局蹐,愁对屋外山花繁。 注释: 1. 所思在何许:我所思念的地方在哪里? 2. 乃在桃花源:那就是桃花源。 3. 清时欲焉避:在清廉的时代想要躲避什么? 4. 但羡山中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日暮敞轩窗,野色远浮动。 注释:太阳落山的时候打开了窗户,可以看到窗外的景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非常美丽。 译文:太阳落山的时候打开了窗户,可以欣赏到远方美丽的景色。 樵歌发何处,偶被林风送。 注释:偶尔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樵夫唱的歌,这些歌被风吹送到了这里。 赏析: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景象和樵夫歌声的传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和我洛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