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偈本无言,云何作半想。
譬如调一弦,堂室各应响。
君听手指音,故出丝桐上。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词原文:
千偈本无言,云何作半想。
譬如调一弦,堂室各应响。
君听手指音,故出丝桐上。
翻译:
- 千部佛经原本是寂静无声的,但为何要想象其中半部分呢?
- 就像弹奏一根琴弦,各个厅堂会有不同的回响。
- 如果你倾听指尖的弹奏声,就会发现它来自琴的上方。
注释:
- “千偈”:指许多佛教经文或诗。
- “无言”:没有声音,静默。
- “作半想”:产生半分的想象。
- “调一弦”:比喻用琴拨奏一曲。
- “各应响”:各个场所有各自的回响。
- “手”:此处指弹琴的手。
- “丝桐上”:指琴的声音高高地在空间中传播。
赏析:
这是一首以琴为主题的诗。诗人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一种哲学思考。他认为佛经本身是平静无波的,不应被过分解读,就如同琴弦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但是当它们被拨动时,会产生美妙的音乐。同样,人的心灵如果不被外界打扰,保持宁静,那么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会显得多余。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理解,认为好的音乐能超越语言,触动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