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诗句释义】: 西城别墅十三咏为阮亭侍郎作 其五 双松书坞 手把一卷书,日夕双松下。 风过幽响激,月出苍翠深。 莫羡芳树姿,保君迟暮心。 【译文】: 在西城的别墅中写了十首诗,其中第五篇是《双松书坞》。 每天我都会手持一卷书,坐在两棵松树之间阅读。 风吹过时,松林中的响声会激荡起来;月光洒下时,松林的深处显得更加深邃。 不要羡慕那些美丽的树木姿态,要保护好你迟暮之心。 【赏析】:
【注释】 西城:即苏州,今属浙江。石气:指石头上的风韵。林峦:指山峦。萧摵(xuāng léi):古乐器名,亦作“萧”。 【赏析】 《西城别墅十三咏·其七·小善卷》是清代诗人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以写景为主,寓含哲理,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全诗意境幽远,清丽淡雅,语言精炼,含蓄深永。 首联写小善卷洞古石气幽、林峦护萧摵。“石气”指岩石上风韵,“林峦”指山峦
在《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六·小华子冈》这首诗中,陈恭尹以“溪山不自名,胜地因人有。”起头,表达了自然景物不以自身著称,而以其所附载的人文景观而闻名。这一句诗描绘了溪山之美,并非出于自然的本身,而是因为它被人们赋予了某种意义和价值。接着,“不知今古人,梦寐相反否。”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的人与古人在对自然的感受上是否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壬申元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译文: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人们开始忙碌地迎接新的一年。 注释: 1. 壬申元日: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 2. 曜灵明万方:太阳升起,照亮万物。 3. 相携拜天光:人们开始迎接新年的到来。 4. 海风驱阴翳:海风带来清新的空气,驱散云层中的阴霾。 5. 绛气连西荒:红色的阳光照耀着西方的天空。 6. 踆乌始飞出
【注释】 1. 石丈:指石涛,明末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 2. 大块肖有形:大自然的山水树木都仿佛有形。 3. 真人托不朽:真人是超脱尘世的人,他们的精神可以永恒不灭。 4. 坐任苔侵衣:坐着任由青苔长满衣物。 5. 卧觉柳生肘:躺着时感觉到柳枝拂过手臂肘部。 6. 年年好面颜:每年都保持着美好的面容。 7. 甚愧丈人厚:非常惭愧自己不能与石丈一样保持美好容貌。 【译文】
【注释】 1. 轻烟漾午晴:轻烟缭绕,阳光明媚晴朗。漾,弥漫、流动的样子。 2. 十里见山月:在十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山上的月亮。 3. 稍观飞鸟度:稍微观察一下飞鸟过。 4. 始识一峰阙:才开始看到山峰缺处。阙,指山峰。 5. 云生自吞吐:云气生出时,像人一样在口中吞吐。 6. 天回忽穿穴:天空仿佛有洞穴,忽然间又闭合起来。 7. 秋风从中吹:秋风从中间吹来。 8. 万树离披列
【注释】 修竹:修长的竹子。蔼贞萋(xi):茂密的样子。萧索:萧瑟、萧条。野客:隐士或闲散之人。携琴:带琴而来。仄径:弯曲的小路。穿林薄:在树林间穿行。不愁:不怕。步屧(jiǎ):用草鞋行走。前有导行鹤:前面有引导方向的大雁飞翔,表示可以前行。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竹写意,以写景寄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西城别墅中的竹林,描绘出一幅幽静淡雅的图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滕王阁序》中的一段,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岸草衣裙色 - 岸上的草丛像是穿着裙子的女子,颜色鲜艳美丽。 2. 萋萋媚烟景 - 茂盛的草丛仿佛在烟雾中舞动,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3. 池水古镜明 - 池塘中的水面如同一面古旧的镜子,明亮而清澈。 4. 照尽青春影 - 这面古老的镜子能够映出少女的身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5. 悬知佳句成 -
【注释】: 西城别墅十三咏为阮亭侍郎作 其十 啸台 长啸临高台,川谷远相应。 林霭忽自开,风籁久未定。 奚假鸾凤音,所期嵇阮听。 赏析: “长啸临高台,川谷远相应。”这两句是说,诗人站在高高的台上长啸,远处的山谷和树林仿佛都随之回荡起来。这里的“相应”是指回声。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豁达。 “林霭忽自开,风籁久未定。”这两句是说,忽然间树林中的雾气散开了
【注释】海客:指诗人自己,自比为海外的游客。太华:即华山。灵奇:神奇、奇妙。 三神山:传说中的三座仙山。 且移:暂且移动。太华形:即太华山的形状。庭户间:庭院中。 赏析: 首联写海客游历三神山之奇观。“海客”自比,说自己像海外游客一样,游历了神奇的三神山。 颔联描写海客乘风远游,但终究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尾联则通过海客的视角,表达了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全诗以海客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