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烟漾午晴,十里见山月。
稍观飞鸟度,始识一峰阙。
云生自吞吐,天回忽穿穴。
秋风从中吹,万树离披列。
空象蕴真境,仙迹传幽绝。
恨身无羽毛,从兹弃尘绁。
【注释】
- 轻烟漾午晴:轻烟缭绕,阳光明媚晴朗。漾,弥漫、流动的样子。
- 十里见山月:在十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山上的月亮。
- 稍观飞鸟度:稍微观察一下飞鸟过。
- 始识一峰阙:才开始看到山峰缺处。阙,指山峰。
- 云生自吞吐:云气生出时,像人一样在口中吞吐。
- 天回忽穿穴:天空仿佛有洞穴,忽然间又闭合起来。
- 秋风从中吹:秋风从中间吹来。
- 万树离披列:许多树木被风吹散排列开来。
- 空象蕴真境:虚无的形态蕴含着真实的境界。
- 仙迹传幽绝:神仙的踪迹传到了极远的地方。
- 恨身无羽毛,从兹弃尘绁:恨自己没有羽翼,从此抛弃红尘俗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
首联“轻烟漾午晴,十里见山月”写景生动,画面感强烈,通过“轻烟漾午晴”描绘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而“十里见山月”则让人感觉到山的遥远与神秘。
颔联“稍观飞鸟度,始识一峰缺”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感受。飞鸟的出现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同时也让他开始注意到山峰的缺口。
颈联“云生自吞吐,天回忽穿穴”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天空的变化,云气像是在口中吞吐,天空也忽然变得空旷起来,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尾联“秋风从中吹,万树离披列”则描绘了秋风的威力,它使树木纷纷扬扬地离开原地排列开来,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诗人情感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