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
【注释】 壮志:壮心。 三十立功名:三十岁时立下功名。 四十退山谷:四十岁时退隐山林,归隐田园。 两鬓霜:指年事已高的头发上出现白发。 英雄死亦足:英雄即使死了也感到满足。 咄嗟少年子:指年轻人。 玉在璞(pú):玉未雕琢,比喻人才尚未被任用。 光气:才能和抱负。 魍魉(wǎng liáng)抱之哭:比喻奸佞之徒,因奸臣作恶而痛哭。 人生不得志:一生不得志。 天地皆拳曲:天地之间都是弯曲的
这是一首悼念诸葛亮的七绝。首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蜀国建立基业;次句写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蜀汉政权,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句写诸葛亮死后被追封为武侯祠,成为后世景仰的楷模。末二句化用典故,以西陵荒草暗指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致使蜀国灭亡,而“墓门”暗喻其亡国之君,将诸葛亮视为汉朝的功臣,却无一人为他修墓,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高震主、遭人妒忌的惋惜之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望远山 - 观察远处的群山。 2. 云气束四山 - 描述天空中的云雾把四周的山脉环绕的景象。 3. 山势各崭绝 - 山峰各自独特,没有相似之处。 4. 狮象争向背 - 想象中有狮子和大象在争夺位置或方向。 5. 巨灵手亲裂 - 形容巨大的自然力量仿佛有如神灵般地将岩石分开。 6. 阴崖不可窥 - 暗示深暗且隐蔽的山崖,不易被外人所窥视。 7. 中有秦汉雪 -
注释: 嘉陵江上:指嘉陵江边。 利州山水淡宜秋,波浪潺湲绕郭流。 利州:今四川广元县北。利州山水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新宜人,江水波澜不兴,环绕着城郭流淌。 仿佛巴渝东去路,一帆风雨峡中舟。 仿佛:好像。巴渝:指重庆,古称巴郡、渝州。东去路:指从四川东行的道路。 一帆风雨峡中舟:在三峡之中,船帆上笼罩着风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山水”和“波涛”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嘉陵江边秋日的山水风光
注释: 1. 梅:梅花。 2. 冻禽:被寒风吹得冻结的鸟。 3. 塌翅飞:冻僵了的鸟翅膀无力,无法飞翔。 4. 模糊:不清晰。 5. 人影:指作者自己的身影,因为夜晚很暗,所以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 6. 林寒夜开未:树林中的梅花在寒冷的夜晚是否开放。 7. 一院古苔冷:院子里的古树长满了苔藓,显得格外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作者独自站在院子里观察梅花的景象
这首诗名为《凤县得妇书》,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位妻子在凤县收到书信的情景,信中表达了丈夫思念之情的深沉,以及离别之痛的煎熬。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十样鸾笺百斛愁:这里的“十样鸾笺”指的是精美的纸张,而“百斛愁”则形象地描述了书写时的心情沉重如同堆积如山的忧愁。 2. 拈毫涴泪写蝇头:指妻子在写信时,手执笔触沾染了泪水,笔下却只能写下蝇头小字
【注释】 1. 僰道:今四川宜宾市。 2. 巉岩:指山势高峻险峭。 3. 壑颓:山谷坍塌,水流湍急。 4. 龙门:指龙安城。 5. 乱云堆:形容云层密布,如山一般厚重。 6. 松桃戍:指在贵州松桃的旧有边关。 7. 唯让书生跨马来:只有让你骑着马来这里。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蜀地的山川形势,并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意境雄阔,气势恢弘,笔力遒劲
骊山杂咏 赐酒争怜塞上酥,销魂一斛旧明珠。 不知清艳楼东赋,敌得《霓裳》小序无? 注释解释: - 骊山:指陕西省的骊山,这里可能是指秦始皇陵墓附近的景象。 - 赐酒:皇帝赐予的美酒,通常用于宴会或重要场合。 - 争怜:争相欣赏,怜爱之意。 - 塞上酥:一种特色食物,可能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受到珍视。 - 一斛旧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一斛代表很多,明珠则指珍贵的珍珠。 - 清艳楼东赋
咸阳怀古 鄠杜莺花负好春,武皇遗迹已成陈。 通天台观连云起,莫指阿房独过秦。 注释:位于陕西西安市的秦都区(今临潼区),因周武王曾在此建都而得名,是周秦故地、秦汉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渭河南岸,南倚骊山,北临渭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帝东游会稽,西巡雍地,登临华山,又东归咸阳作《会稽刻石》和《琅琊刻石》,并命徐芾作《峄山刻石》。 鄠杜莺花负好春
宝炬金莲照地光,山云犹自想衣裳。 念奴憔悴龟年老,谁与诗人吊夜郎? 注释: 1. 宝炬金莲:指骊山华清宫的宝莲灯,光芒璀璨。 2. 山云犹自想衣裳: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仿佛在思念自己的衣裳。 3. 念奴:指白居易的《念奴娇·咏长安》中怀念长安的女子们。 4. 龟年:指唐玄宗时期的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因晚年隐居而被称为龟年。 5. 吊夜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说法,认为夜郎国的人难以被说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