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援残局叹三分,正朔居然补帝勋。
一笑西陵荒草合,墓门谁写汉将军。

这是一首悼念诸葛亮的七绝。首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蜀国建立基业;次句写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蜀汉政权,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句写诸葛亮死后被追封为武侯祠,成为后世景仰的楷模。末二句化用典故,以西陵荒草暗指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致使蜀国灭亡,而“墓门”暗喻其亡国之君,将诸葛亮视为汉朝的功臣,却无一人为他修墓,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高震主、遭人妒忌的惋惜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刘禅的无限同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感情深沉含蓄。

沔县谒武侯祠(其一)

【注解】:沔县:今陕西勉县。武侯:指三国时期蜀丞相兼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谒:拜访。

莫援残局叹三分,正朔居然补帝勋。

【注释】:①莫援:莫再干预。②正朔:指天下大统。这里指正统。③补帝勋:补充帝王的功绩。④居然:竟然。

【赏析】此诗第一句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蜀国建立基业;第二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蜀汉政权,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句说诸葛亮死后被追封为武侯祠,成为后世景仰的楷模。末二句化用典故,以西陵荒草暗指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致使蜀国灭亡,而“墓门”暗喻其亡国之君,将诸葛亮视为汉朝的功臣,却无一人为他修墓,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高震主、遭人妒忌的惋惜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刘禅的无限同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感情深沉含蓄。

译文:

不要再去插手三国纷争的局势,诸葛亮已经补充了帝王的功绩。

他死后被追封为武侯祠,成了后世景仰的楷模。

西陵荒草丛生,无人祭扫他的坟墓。

赏析:

本诗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一篇咏史诗。前两句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蜀国建立基业;次句写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蜀汉政权,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三句写诸葛亮死后被追封为武侯祠,成为后世景仰的楷模。末二句化用典故,以西陵荒草暗指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致使蜀国灭亡,而“墓门”暗喻其亡国之君,将诸葛亮视为汉朝的功臣,却无一人为他修墓,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高震主、遭人妒忌的惋惜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刘禅的无限同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但感情深沉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