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碧溪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本质和现象的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赠碧溪相: 这首诗是赠给碧溪相的。碧溪相可能是一种观赏植物或生物,也可能是某种具有碧绿色彩的事物。在中国文化中,碧色常常与清澈、纯洁和宁静联系在一起,所以“赠碧溪相”可能寓意着诗人想要表达对这种事物的欣赏和赞美。 溪水无心管是非: 溪水没有心,因此它不会去关注是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罗汉过海图,表现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阿谁解衣盘礴裸,作此中乘第一果。阿谁是谁的意思,解衣盘礴裸是形容罗汉的形象,中乘第一果是指罗汉在佛法中的地位。 2. 等闲地狱骇屠沽,如许风波无不可。等闲地狱是说罗汉在修行过程中,能够超越世俗的困扰和痛苦,不受地狱之苦。 3. 巨浸弥天灵怪百,现前幻境元非我。巨浸弥天是指大海
【注释】 方壶:神话中的一种仙山,即传说中的昆仑山。 忠臣死去去成仙:指忠臣死后化为仙人,升天而去。 此境:指方壶仙山。 移来落尘世:从天上的方壶仙山降临到人间。 也留遗迹伴千年:也留下了方壶仙山的遗迹供人瞻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兼写景之作。诗人借赞美方壶之神奇,寄托了对忠臣的怀念之情。 “方壶图 其二”句,说方壶仙山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但后来也被世人发现,成为人们欣赏和游览的对象
这是一首赞美道人开路辟山的诗。张道人开华盖山路 我家紫玄洞天前,洞天仰与天相连。 羊肠诘曲石荦确,每欲飞上愁攀缘。 道人可是坚愿力,开辟大道何坦然。 一跻从此出世外,着我直透昆崙巅。 浮丘握手莞尔笑,与子别去何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道人开路辟山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道人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赞美道人是坚定的力量,能够开凿山道,为世人带来方便和利益。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由四句话组成,每句都富有深意。 “萧然非俗亦非僧”,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既不是世俗之人(非俗),也不是出家人(非僧),而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存在。这里的“萧然”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洁、不染尘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脱。 “尚被红尘浣姓名”,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仍然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无法摆脱。这里的“红尘”指的是人间的纷扰和诱惑,诗人虽然远离尘世,但仍然无法完全超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如“春风吹”、“一锡飞”、“家山老木”等,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春风唤醒了泉石间的梦,一乘轿子飞驰到了日边。 世界上的花都是空幻的,我家乡的老树依然如此。 飘飘然像云归岫一样,处处是圆月高悬在天际。 我也想跟随老师学习耕种,县南村外有一片好田。(作者:白居易) 赏析: 此诗首联写石上人南归,诗人送别时的心情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描写景物,同时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境界。首句写景,“小溪南”点明地点,“五亩宫”指小小的庭院;第二句写意,“等闲袖手”,意思是“闲来无事,袖手旁观”;第三句写景,“春风杨柳梧桐月”,春风、杨柳、梧桐、月夜,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幽美的夜景图。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前两句的升华,“绝似垂竿烟雨中”,诗人用“垂钓”这一形象比喻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这首诗《客中即事次韵元复初郊行·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诗原文 急雨连宵井也浑,城居寥落似山村。 停披尽看书堆案,绝饮空馀酒满樽。 日有虚皇相伴侣,时逢嘉客细评论。 青灯一室长如昼,未觉门前四野昏。 诗词注释 1、“急雨”:形容雨势迅猛。 2、“连宵”、“井也浑”:指连夜下大雨,使得水井都变浑浊了。 3、“城居”、“寥落”:描述在城市里居住的感觉,感到孤独和空旷
【注释】 亭:小而高的建筑物,多指桥或路旁的亭子。皋:水边平地。九皋亭:即九皋亭驿。天宽:形容亭子与天空的距离很远。小小园林:指九皋亭附近的一个小园林。转安:转过来安放。门外图书:门外有书库。聊作府:暂且当官署用。庭前花卉:庭前的花草树木。静宜栏:安静适宜观赏栏杆。清怀不遣尘埃到:保持心志的清洁不被外界污染。好句留将久远看:好的句子可以流传很久。放鹤从教云里去:放飞的鹤任其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回环湖水带溪湾,仿佛瀛洲海岛间。 - "回环"描绘了湖泊的曲折迂回,如同一个循环往复的舞蹈。"湖"指的是湖泊,"水"是指水流。"带溪湾"则描绘了水流环绕着小湾的景象。"瀛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岛,"岛屿间"表明了这种神秘而遥远的感觉。 2. 地上云烟接天界,壶中日月照人寰。 - "云烟"指的是天空中飘浮的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