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
【注】晚春,即春季晚期。 云气不分明,天阴忽又晴。 喜凉溪鹊浴,知雨沼蛙鸣。 仙药黄精饭,斋蔬白蕈羹。 惜春吟未就,闲踏落花行。 译文: 云层浓密看不清天色,天空阴沉突然晴朗起来。 喜欢清凉的溪边鹊儿沐浴,知道雨后的沼泽青蛙鸣叫。 仙界的良药是黄色的黄精米饭,素食中的珍品是白色的蕈类汤羹。 惋惜春天还未写完我的诗篇,便悠闲地漫步赏落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景象
别黄吟隐 饮乾分别酒,话久未移舟。 潮水催行客,海山生远愁。 蝉声秋岸树,雁影夕阳楼。 今夜相思梦,芦花第几洲。 诗句注释: 1. “饮乾分别酒”:指在离别时饮酒,表达不舍之情。 2. “话久未移舟”:长时间谈话后,船只还没有移动。 3. “潮水催行客”:潮水催促着即将离去的旅人。 4. “海山生远愁”:海边的山峦似乎带来了深深的忧愁。 5. “蝉声秋岸树”:秋天的岸边树上有蝉的声音。 6.
买舟 赤阑桥上路,几度卜归期。 流水无休日,行人有老时。 潮来江势逆,月出海门迟。 风顺轻舟快,蒲帆尽夜吹。 注释: 1. 赤阑桥上路,几度卜归期。赤阑桥:红色的栏杆桥,这里可能指的是一座桥梁。卜归期:猜测或询问归期,即不确定自己何时能回家。 2. 流水无休日,行人有老时。流水:河流,这里可能指时间流逝。无休日:没有停止的一天,形容时间的不停歇。行人:行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有老时
赤城李丹士 频年游岳洞,灵迹记无差。 学得长生术,常留锻死砂。 注释: 赤城(指中国浙江省天台山):地名。 李丹士:指道士或僧人。 频年:多年。 岳洞:山中洞穴、岩洞。 灵迹记无差:记录了神奇的遗迹,没有差错。 长生术:指修炼成仙的法术。 锻死砂:烧炼死亡的沙粒,比喻修行炼性的过程。 苍岛月:明亮的月光。 赤城霞:红色的云霞。 腾空去:升上天空,飞向高空。 寻仙到九华:到九华山去寻求神仙的踪迹。
【解析】 “溪”是水边,“村”指山脚下的村落。“晴”是阴历每月初一为一阳,初二至月末为一阴。“晒”是日光照射。“疏竹”是稀疏的竹子。“行蟹”指横行在沙上的螃蟹。“饥禽”指饥饿的鸟类。“桑麻”,指桑树和麻类植物。 【答案】 示例:溪边村路随山转,晴天踩着软沙滩。斜阳下晒鱼网,稀疏竹子露人家。螃蟹横行到干岸,饿鸟嘴里衔落花。老翁分坐石头上,闲话桑麻话庄稼
诗句释义: 1. 瓦瓶担酒去 - 用瓦罐提着酒壶出门。 2. 送客石桥东 - 在桥的东边送别客人。 3. 潮过汀沙上,船回岛树中 - 潮水漫过沙滩,船只回到岛上的树林中。 4. 桃花三月雨,杨柳五更风 - 春天桃花盛开时下雨,杨柳在清晨五更时节被风吹动。 5. 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 - 明天思念你的那个地方,渡口的烟雾和水面都空空如也。 译文: 带着酒和瓦罐出门,送别在石桥东边的客人。
诗句释义 1 凉丝疏柳条,秋满石阑桥: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凉丝”指初秋的微风,“疏柳条”则描绘了秋天树木稀疏、枝条随风摇曳的情景。“石阑桥”是古代桥梁的一种形式,用石材建造,栏杆为半圆形。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2. 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这里提到的“吴越”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一带,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分野。诗人通过提及“吴越兴亡事”,暗含对历史的感慨
【注释】塞上曲:唐代乐府歌辞,多写边戍生活。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形容塞上辽阔的草原和荒凉的景象。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形容战士在严寒天气中坚守战位的艰辛。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形容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移戍腰金印,将军度玉关。形容将军们为了保卫国家而出征征战。 【赏析】此诗描绘了边疆士兵守卫边防的艰苦生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刻地表达出边疆士兵的辛劳与牺牲
这首诗的译文是: 送默然上人归天台 孤云漂泊不定心,手持钵盂度寒林。 野饭清香如青蒲,秋程黄叶深。 海风带潮水发涌,山雨晓烟沉。 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 注释: - 诗句一:孤云不定心,持钵度寒林。 - 关键词:孤云、持钵、寒林 - 注释:形容上人孤独,心境不定,行走在寒冷的树林中,手持钵盂。 - 诗句二:野饭青蒲洁,秋程黄叶深。 - 关键词:野饭、青蒲、洁、秋程、黄叶、深 - 注释
金光倒射玉楼台,海上仙人采药回。 花下闲谈尸解事,葛翁忽跨白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