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
自入春来月夜稀, 今宵蟾彩倍凝辉。 强开襟抱出帘帷。 啮指暗思花下约, 凭阑羞睹泪痕衣。 薄情狂荡几时归。 诗句释义: 1. “自入春来月夜稀”:自从春天到来,夜晚的月亮就显得稀疏了。 - 解释:这里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夜晚的月光因为天气变暖变得不那么明亮,暗示季节的变化。 - 背景:春天通常意味着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但这里的“月夜稀”可能也反映出作者对这种变化的微妙感受。 - 情感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 注释:风吹过水面,波纹逐渐平息;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闪烁的珍珠点缀着露珠。在木兰船上,我看到了吴地的美女和越地的艳丽,荷花映照在她的脸庞之上。 - 译文:微风拂动,水面渐渐平静,荷叶随风轻轻摇动,仿佛是无数晶莹的珍珠散落在露水之上。木兰船缓缓行驶,我看到了吴地的女子和越地的佳丽
【注释】: 汾水:指黄河,因河出山西汾阳,故名。碧依依:形容河水绿波荡漾的样子。 黄云落叶初飞:黄云即黄叶,落叶初飞即秋末树叶飘落。 翠娥:青鸟的美称,这里借指西王母的侍女。 庙门:指祠庙之门。空掩:虚掩,不关闭。 四壁:四周墙壁。阴森:阴暗森严。排古画:陈列着古画。琼轮羽驾:神话中西王母所乘之车,玉制车轮,用六龙拉车,车上有六条神龙。 小殿:祠庙中小的屋子。沈沈:深沉的样子。清夜:深夜。银灯
【注释】 ①河渎神:即祀河神的庙宇,因祀神而设。 ②芊芊(qiān):形容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③春晚:指晚春时节。湘妃庙前:即湖南洞庭湖畔,湘妃故里。 ④卵色:淡黄色。楚南:泛指南方楚国之地。 ⑤鸂鶒(yīn yì):水鸟名。 ⑥情不极:形容极度的相思之情。 ⑦两桨:一作“双桨”。 【赏析】 《河渎神》是宋代词人晏几道所写的一首词,此词写一位女子独倚阑干,思念远行的丈夫
【注释】 菩萨鬘:唐教坊曲名。 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木绵花在树丛中开得很小,越州的鸟儿鸣叫,春天已经来临。 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铜鼓的声音和蛮族人的歌声,南方人祭祀祈求的日子很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客船的帆正在迎着狂风,女子的衣袖紧贴着船樯。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远远的水边,我多次回望,烟波浩渺无尽,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的写景词
诗句解释: 1.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 这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致和诗人的情感。"花落"指的是花朵凋零,"烟薄"形容空气中飘散的花尘。“谢家池阁”指代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寂寞春深"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感觉。整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显得孤寂的景色。 2. 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翠蛾"通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眉毛
《菩萨蛮·花冠频鼓墙头翼》是唐代诗人顾敻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意境开阔,色彩明丽。 诗句释义: 菩萨鬘(mēn):即“菩萨蛮”。 花冠:指花冠状的装饰物。 频鼓:屡次敲打。 墙头翼:形容花儿盛开得非常旺盛。 东方澹白连窗色:东方天空渐渐变白,连窗子都染上了淡淡的白色。 早莺声:清晨的黄莺叫声。 背楼残月明:从楼上看,残留的月亮显得明亮。 薄寒笼醉态:微寒中,女子醉意蒙胧。
【注释】 菩萨鬘:即《菩萨蛮》,词牌名。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沈沈,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 上片写景抒情。“小庭花落无人扫”,是说春天已经过去,庭中的花朵已经凋谢,没有人来打扫庭院了。“疏香满地东风老”,则是说花儿虽然已经凋落,但是香气仍然弥漫在庭院之中,让人感觉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 下片写人与景的关系
【注释】 1. 菩萨鬘:词牌名。又名《菩萨蛮》《菩萨相》。 2. 青岩碧洞经朝雨:指清晨时,青岩的碧绿山洞口下,经过一夜的雨水滋润,显得格外清新。 3. 隔花相唤南溪去:隔着花朵相互呼唤着要一起去南溪。 4. 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一只木兰木制的船上,水面平静如镜,远处的水天一色。 5. 扣船惊翡翠:轻轻敲打着船舷,惊动了水中的翡翠鱼。 6. 嫩玉抬香臂:像嫩玉一样娇嫩美丽的手臂,轻轻抬起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 - 注释:指代一位统治天下的太平君王,他无所事事地游玩于黄河之畔。 - 分析:此句表现了君主的轻松和对国家治理的漠视态度,暗示了朝廷的颓废与荒废。 2. “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 - 注释:形容春天里河边柳树枝条柔软如丝,随风轻倚。 - 分析:这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但紧接着的“长淮风不起”表达了一种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