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夏夜,我卧病在东村, 更读人世繁华如梦,谁堪与我有相同出处? 江湖之上,星光闪烁仿佛是远方的客人,词赋依旧工巧如昔。 物色之间,仍有人争相斗艳,我的生涯就像转蓬一般,飘摇不定。 延陵的皮相之士,竟误信了被裘的老人,失去了知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慨。首句“夏日东村卧病”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和背景
【注释】: 秋意长西北,苕荛望里分。 青含仙署雨,白动帝乡云。 屈宋终难达,巢由故不群。 江湖三十载,摇落好谁闻。 【赏析】: “秋意长西北”,首句点题,表明了作者此时此地所处之地正是秋风萧瑟的时节。接着两句写景:“苕”(一种植物名)和“荛”(采柴草之人)是农人的常事,他们从田间回来,远远地望到山中云雾缭绕的地方,就知道是什么地方了。诗人通过描写“苕荛”的所见所感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注释】 1. 隐几:把几案放在一边,表示清静。怜清晓:怜惜早晨清爽的时光。2. 西风:秋风。行:经过。薜荔:一种藤蔓植物。3. 白露缀蒲桃:白露时,树上的果实(蒲桃)已经长满。4. 气逼:气势逼人。苦:声音凄厉。天含雁影高:天空中雁影高远。5. 壮心:豪情壮志。见:表现。6. 滔滔:水波滚滚的样子。7.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秋日村居的生活场景
南山伏枕前,北渚濯缨边。 林薄秋逾厉,云霞晓自鲜。 谈诗成白首,把酒望青天。 万里中原色,萧条此地偏。 注释: 1. 南山伏枕前:南山的山脚下是诗人的床铺,他趴在床上睡觉。 2. 北渚濯缨边:在北方的小洲上洗涤帽子。 3. 林薄秋逾厉:树林和灌木丛中的秋草越加茂盛。 4. 云霞晓自鲜:早晨的云霞显得格外鲜艳。 5. 谈诗成白首:谈论诗歌时不知不觉到了老年。 6. 把酒望青天:端着酒杯遥望着天空
【注释】 寄华从龙:指作者写给华从龙的诗。比以鱼橘见致:用《楚辞·渔父》中“吾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句子来回答对方,意思是说,我听说你并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呢?谢客:指谢灵运(385-433)。八月、三江:指八月吴地(今江苏)橘子熟,长江三江口的鱼类也很多。《渔父》中的“渔父”,指屈原。子云庐:指扬雄所居宅。 【赏析】 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华从龙的。前四句是酬答,后四句为自谦
白云不摇落,湖上长悠悠。 译文:白云依然飘浮在天空中,湖水平静得如一面镜子一般映照着周围的景物。 注释:1、“悠悠”指水面平静。2、“白云不摇落”意谓白云高悬于天空,不受人间风云变化的影响。“湖上长悠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湖景图。 世事衔杯过,人情把袂休。 译文:世间的种种琐事和烦恼就像一杯酒,让人无法回避;而友情却如同挥手告别时轻轻一拂衣袖那样,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不舍。 注释:1
秋日村居 不必知名姓,中原一病夫。 柴荆存古色,药饵泥穷途。 落日悬鱼笱,西风缠辘轳。 生涯君自见,百亩白云湖。 注释: 1. 不必知名姓,中原一病夫: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并不需要知道别人的姓名和背景,因为诗人认为中原地区是一个饱受战争摧残的病弱之地。这里的“病夫”是对中原地区的一个贬义词,表示中原地区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2. 柴荆存古色,药饵泥穷途: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秋天的乡村景象
《冬日村居其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寒冬腊月中的隐居生活,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傲视世俗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高卧堪人事:意思是说,自己悠闲地躺着也足以应对世间的事务。这里的“堪”表示足够、胜任的意思。 2. 幽栖岂世情:表示自己的隐居生活与世间的情感无关。这里的“幽栖”是指隐逸的生活方式,而“岂”则表示否定
注释: 1. 摇落唯高枕,风尘且闭关:秋天到来,树叶飘零,万物凋落,我只得高枕而卧,暂时避开了纷扰的世事。 2. 醉来双白眼,病起一青山:醉酒后双眼朦胧,病愈后看到山峦秀丽,心中涌起一股清幽之感。 3. 交态元难作,诗名已自闲:与人交往的态度难以把握,我的诗歌名声已经足够自在。 4. 有人湖海上,无事马蹄间:有人乘船游玩在湖海之间,我有闲暇时骑马驰骋于原野之间。 赏析:
注释:在秋天的乡村里我住着,高斋清幽自得。傍晚时分,我与远方的朋友相看。月光映照在花丛中明亮洁净,银河倒映在树枝上清晰分明。流萤在夜空中闪烁,就像带着一点火苗一样,而那宿鹭则抱持着一身寒霜,显得十分凄冷。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像江湖中的渺茫水路一样难以测度。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日乡村的孤独和寂寥。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来表达这种情感。他描述了月光、银河、流萤和宿鹭等自然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