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堪人事,幽栖岂世情。
老松寒更拙,片竹冷逾清。
拥褐江湖色,鸣琴雨雪声。
懒心常近傲,不是学庄生。

《冬日村居其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寒冬腊月中的隐居生活,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傲视世俗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高卧堪人事:意思是说,自己悠闲地躺着也足以应对世间的事务。这里的“堪”表示足够、胜任的意思。

  2. 幽栖岂世情:表示自己的隐居生活与世间的情感无关。这里的“幽栖”是指隐逸的生活方式,而“岂”则表示否定,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隐居并非出于对世间情感的执着。

  3. 老松寒更拙:描述了松树在冬天依然显得更加质朴、粗犷。这里的“拙”指的是朴实无华,与“老”结合,表现出松树历经岁月洗礼后仍然保持其自然本色的特点。

  4. 片竹冷逾清:形容竹子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清新的姿态。这里的“片竹”指的是单独的竹子,而“冷逾清”则强调了竹子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纯洁和清晰的品质。

  5. 拥褐江湖色:描绘了诗人身穿破旧衣衫,却依然能够感受到江湖的宽广和深远。这里的“江湖”指的是自然界的广阔水域,而“拥褐”则形容诗人穿着简朴却不失风度。

  6. 鸣琴雨雪声:表示自己在寂静的雪夜中弹奏乐器的声音,与外面纷飞的大雪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这里的“鸣琴”指的是弹琴,而“雨雪声”则增添了音乐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7. 懒心常近傲:表示自己的心志总是保持着一种傲慢的态度,不愿被世俗所束缚。这里的“懒心”指的是不拘小节、自由自在的心态,而“近傲”则强调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决心。

  8. 不是学庄生: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是庄子那样的隐士,而是要通过自己的隐居生活来表达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庄子”指的是古代哲学家庄子,而“学庄生”则是模仿庄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孟浩然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好,更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深思考。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