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间事,谁能便作书。
罢官君更早,谢客我何疏。
八月来吴橘,三江下楚鱼。
因风裁数字,一问子云庐。
【注释】
寄华从龙:指作者写给华从龙的诗。比以鱼橘见致:用《楚辞·渔父》中“吾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句子来回答对方,意思是说,我听说你并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呢?谢客:指谢灵运(385-433)。八月、三江:指八月吴地(今江苏)橘子熟,长江三江口的鱼类也很多。《渔父》中的“渔父”,指屈原。子云庐:指扬雄所居宅。
【赏析】
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华从龙的。前四句是酬答,后四句为自谦。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两句是酬答。“比以鱼橘见致”,这是诗人在收到华从龙的赠诗之后所写的回赠之作。诗人在接到友人的赠诗之后,即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两句是说自己怎么能够理解华从龙的意思呢?诗人在接到华从龙的赠答诗后,即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回应华从龙赠与他的诗作,而是借用了《楚辞·渔父》中的“吾闻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来进行回应的。诗人通过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对于华从龙赠诗的理解,他并不了解华从龙的真正用意。因此,诗人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回赠。这就是诗人的回答。
颔联两句是自谦。“罢官君更早”,是说自己在被罢免官职之后,就比其他人早一些离开了官场。这句诗是说自己在被罢免官职之后,就比其他人早一些离开了官场。这里的“君”指的是华从龙,因为华从龙是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这句诗来表达自己对于被罢免官职后的无奈和悲伤。而“谢客我何疏”则是说:因为我已经谢绝了很多客人,所以我对谢客这件事并不在乎。这里的“谢客”是说自己已经谢绝了很多客人,所以对谢客这件事并不在乎。这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嘲。
颈联两句是自谦。“八月来吴橘,三江下楚鱼”,是说:八月的时候,吴地的橘子已经成熟了;长江三江口的鱼类也很多。这句诗是说自己在收到华从龙的赠诗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里的“吴橘”和“楚鱼”分别是苏州和重庆的特产。诗人通过这句诗来表达自己对华从龙的感谢之情。因为华从龙在收到他的赠诗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句诗也是对华从龙的回应。
尾联两句是自谦。“因风裁数字,一问子云庐”,是说:因为我正在考虑如何回应你的赠诗,所以写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里的“一问子云庐”是指扬雄所居宅,因为扬雄曾在这里居住过,所以这里代指友人的住处。这句诗是诗人对自己写的这首回赠诗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回赠诗写得不好。这里的“一问”是询问的意思,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回赠诗不满意。
【译文】
多少人间事,谁能便作书。
罢官君更早,谢客我何疏。
八月来吴橘
八月时,正是吴地成熟的时期,那里的橘子也在这个时候变得非常甘甜可口。这里的“八月”特指吴地的季节,用来强调时间的特殊性。而“吴橘”则是指产于苏州地区的橘子,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这句诗则是写景,描写了吴地橘子的成熟季节和美味口感。
三江下楚鱼
长江有三江口,那里水产品丰富,鱼类繁多。这里的“三江”指的是长江的三大支流,分别是赣江、湘江和岷江。这里的“楚鱼”是指产于重庆一带的鱼类,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产品。这句诗也是写景,描述了长江三江口的丰富水产和美味口感。
因风裁数字,一问子云庐
因为我正在考虑如何回应你的赠诗,所以写了这首诗作为回赠。这里的“因风”指的是乘着风吹动的机会,而“裁数”则是指剪裁、编织的意思。这里的“数字”是指诗句,也就是诗歌。这里的“子云庐”是指扬雄所居宅,因为扬雄曾在这里居住过,所以这里代指友人的住处。这句诗是诗人对自己写的这首回赠诗的评价,他认为自己的回赠诗写得不好。这里的“一问”是询问的意思,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回赠诗不满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华从龙的回赠之作。首联两句是酬答,颔联两句是自谦。颈联两句是自谦。尾联两句是自谦。全诗以酬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