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山中月,谁能坐郁陶。
蟾孤怜冻影,兔老爱霜毫。
晕叠金波动,寒侵玉树高。
为题团扇句,千里寄同袍。
【解析】
月,不是山中月,谁能坐郁陶。
蟾孤怜冻影,兔老爱霜毫。
晕叠金波动,寒侵玉树高。
为题团扇句,千里寄同袍。
“不是山中月”是说这轮月亮非山间之月,“谁”字有反问的意味。
“蟾孤怜冻影”,月亮虽美,但是孤独寂寞,只能与冰凌为伴,所以“怜”有怜惜之意。
“兔老爱霜毫”,月光下兔子的影子也老了,它喜欢那冷清清的月色。“霜毫”即白毛,指月中的阴影,也指月色。
“晕叠金波动”写月亮的形状像金子一样闪烁,“晕”是月的光环,“金波动”是比喻。
“寒侵玉树高”写月亮像玉树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寒侵”是寒冷侵入的意思,“玉树”是借喻月亮。
“为题团扇句”,用月亮作题目写诗。
“千里寄同袍”,用月亮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表达对战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月诗。前四句写月亮的孤寂和美丽,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不是山中月”,点出了月亮并非山中月,而是天上的月。“谁”字有反问的意味,诗人以“谁”字开篇,既表现出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又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第二句“蟾孤怜冻影”,诗人以“怜”字来形容月光,表达了月光虽然美丽,但却孤独、寂寞的情感。这里的“蟾”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冻影”是指月亮被冰雪覆盖时的样子。
第三句“兔老爱霜毫”,“兔老”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霜毫”则是比喻月光下的阴影,也指月色。这句诗通过描绘兔子老去和月色之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晕叠金波动”。“晕”是月的光环,“金波动”是比喻,形容月亮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这句诗通过对月亮形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寒侵玉树高”。这里把月亮比喻成玉树,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高悬景象。同时,“寒侵”一词也传达出月亮寒冷的气息。
第六句“为题团扇句”,用月亮作为题目写诗。这句诗既是对月亮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谦的表现。
最后一句“千里寄同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同袍”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