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春林:春天的树林。亸亸:形容小鸟娇柔可爱,也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曳的样子。开樽(zūn):斟酒、把酒杯举起。送友生:送朋友远行。双别泪:指离别时的伤心眼泪。绨(tí)袍:用丝织成的厚布,常用以比喻恩重如山的友情。君自一交情:君有深厚的情谊。白云:这里指高僧。湖中色:指和尚所住的寺庙在湖水之中,寺内常有白云缭绕。紫气:这里指神仙之气。海上城:指蓬莱仙境。柴荆:指门户
注释: 红颜裘马客京华,十载春风上苑花。 这句诗描绘了方山人的外表形象,他身着华丽的衣裳,骑着骏马,在京城中游荡。他在京城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欣赏着春天的景色和盛开的鲜花。 忽尔壮怀生海岳,翛然清兴满烟霞。 突然之间,他的壮志雄心涌上心头,想要攀登高山之巅,感受云海之间的壮丽景象。他感到内心的宁静和清新,仿佛置身于烟霞缭绕的世界之中。 已拚白发投词社,肯惜黄金尽酒家。 他决定投身到诗词创作中
【译文】 神通寺 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 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 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 注释: 1.神通:指佛教中的神通,即佛力。 2.精舍:佛寺的别称。 3.朗公:指唐代高僧朗,字公明,号“朗公”,浙江余姚人。 4.金牛:指佛教中的金轮。传说金轮有千载寿命,永不消逝。 5.初地:指佛经所说的初禅天。 6.花间:指花间寺
【注释】 1. 长白山人:指作者。 2. 谈经半住㟙湖边:在长白山下的㟙湖(今吉林集安县)讲学。 3. 满瓮春城酒:指作者从城中带来的美酒。 4. 乞得诸生月俸钱:向学生讨要他们的月钱。 5. 倚槛四高沧海气:站在楼栏上,四面是茫茫的大海。 6. 衔杯一望缙云天:举杯遥望天上的缙云山。 7. 鸡黍:泛指家常菜饭。 8. 交情二十年:与学生交往已有二十年。 【赏析】
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 春山遥上翠微连,忽出藤萝一径悬。 削壁云霞开五色,中峰日月隐诸天。 浮沤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 莫怪骊珠君已得,寒湫元自有龙眠。 注释: 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我酬谢张转运对龙洞山的赞美。 春山遥上翠微连:春天的山峰在远处,如同翠绿色的微光相连。翠微,指青翠的山色,微微泛着绿光;遥上,指远处高耸。 忽出藤萝一径悬:忽然露出一条由藤萝覆盖的道路,悬挂在空中。忽出,指突然显露
【注释】 玉函山:在安徽怀宁。草堂偏:指偏居一隅的草庐。幽人:隐者。拥膝眠:指隐居生活。径回:小路弯曲曲折,回环交错。千涧:指无数涧水。窗中天尽:窗外的景色已看透。四峰连:四周山峰连绵不绝。绿阴:指茂盛的树阴。桑蚕月:指蚕月,农历四月。竹马年:指儿童时代。阮家钱:指阮籍的酒资。阮籍是晋朝文学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之一。 【赏析】 这首五律写诗人游吴子玉草堂时所见景色以及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层楼风雨一登临,把酒重论十载心。 - 释义: 在风雨交加的山楼中登高远望,举杯重新谈论过去十年间的情谊。 - 译文: 在风雨交加的山楼中登高远望,举杯再次谈及过去的十年情感。 2. 楚客岂须疑白璧,鲍山堪自见黄金。 - 注释: 楚客(诗人自称),白璧(比喻清白的节操),鲍山(指鲍照的《芜城赋》中的“金台复璧”),黄金(比喻才华横溢)。 - 赏析:
诗句输出:使君千骑入从东,此日登临作赋雄。 译文注释:李攀龙的《使君重过山楼分赋得空字》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中“使君千骑入从东”指的是使君率领着众多随从骑马而来;“此日登临作赋雄”则表达了诗人在登上这座山楼后,满怀豪情地创作出了壮丽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赏析: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句输出: ``` 阖闾城上有高台,海色萧条对酒杯。 千里骅骝堪自老,孤飞鸿鹄一何哀。 秋风忽傍扁舟起,明月遥含尺素来。 白雪惊人操不得,因君此曲暂徘徊。 ``` 译文输出: ``` 阖闾城上的高台矗立着,面对海景独自举杯饮酒。 千里马可以自由奔驰,却无人能比其长久;孤独的大雁在高空飞翔,令人感到无比的悲伤。 突然一阵秋风掠过,我乘船出发,月亮似乎从远方悄悄升起。 这曲子让人感慨万分
【诗句解释】: 1. 中天紫气抱香垆:天空中的紫气环绕着香炉。 2. 复道金舆落帝都:在皇宫的高处,乘坐豪华的车辆。 3. 二水遥分清渚下:两条清澈的江水在远端分开。 4. 一峰深注白云孤:一座山峰深深插入云层。 5. 岱宗风雨通来往:泰山的风雨可以自由往来。 6. 海色楼台入有无:海的颜色和楼台的色彩相互融合。 7. 不是登高能赋客:不是只有登上高山才能写诗的人才是诗人。 8. 谁堪洒酒向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