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
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
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
【译文】
神通寺
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
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
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
注释:
1.神通:指佛教中的神通,即佛力。
2.精舍:佛寺的别称。
3.朗公:指唐代高僧朗,字公明,号“朗公”,浙江余姚人。
4.金牛:指佛教中的金轮。传说金轮有千载寿命,永不消逝。
5.初地:指佛经所说的初禅天。
6.花间:指花间寺,位于四川峨眉山麓。
7.洞壑:指洞穴和山谷。
8.诸天:指天空中的各种神祇。
9.月清:指月亮明亮。
10.西峰:指峨眉山上的西峰。
11.下界:指人间。
12.投簪(zān):把簪子插在帽子上,指脱掉官服。
13.避俗:避开世俗之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表现了神通寺的美丽与神奇。前四句写神通寺的宏伟壮观,后六句写神通寺的自然景色。
首联写神通寺建筑之宏伟壮丽。据传说,神通寺是由唐朝高僧朗公修建的,这座寺庙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如同一头金牛般永存。这一句既赞美了寺庙的悠久历史,也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敬仰之情。
颔联写神通寺内景之美。在初地花丛之间隐藏着幽深的洞穴和山谷,而在诸天的树梢之上,则耸立着层层楼房,如临仙境一般。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神通寺内的幽静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神秘与宁静。
颈联写神通寺外景之秀美。月光洒下时,清澈的月光从山峰之巅流淌下来;当霜降之时,疏朗的钟声飘荡至人间。这两句通过描绘月光、霜降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神通寺的壮丽与神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尾联写神通寺远离世尘之境。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已经脱下了官服,却仍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只好选择隐居山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厌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神通寺那种超然物外、远离世尘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神通寺的描绘,展示了其雄伟壮丽与幽静秀美的内外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其中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远离世尘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