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1.伯承:李伯承,即李商隐。2.谪:贬官。3.浮零:漂泊无依。4.真气:指仙风道骨的气质。5.绿绮:古琴名。6.青萍:剑名。 【赏析】 李商隐在唐末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的社会背景下,一生坎坷,屡遭贬斥,但诗作中却表现出了豪迈的气概。这首诗就是他在被贬为巴州刺史时所创作的。 首联点明诗人的遭遇和心态。“十载风流”四句写诗人从政十年(“风流”指文治武功)后,因直言犯忌而遭贬谪,成为汉庭的弃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得元美兄弟书》,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爱弟何因兴太豪,逾令四海羡吾曹。” 注释:我之所以如此喜爱弟弟,是因为他的志向过于宏大。这让整个四海的人都会羡慕我们这些兄弟。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谦逊与低调,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如弟弟,但也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 第二句:“金茎并擢青云秀,玉树双衔白雪高。”
【注释】 中天:天的中心。 詄荡:指云气飘荡。 上帝楼台:指天上的楼台。 五马并临:指皇帝的仪仗。 吴观重:指南方。这里指吴地的风光。 丈人尊:指山高,比泰山高。 苍颜:指松树的颜色,暗喻老人。 紫气屯:紫色云气。屯,聚集。 昆崙:昆仑山,中国神话中的一座神山。 【赏析】 《和魏使君扶侍游太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二句以“詄荡敞天门”总承“上帝楼台拱帝孙”,写泰山之巍峨壮丽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美人为政有辉光":形容某位女性官员治理政事时,能够像美女一样散发光彩,令人瞩目。 - "太守能名让汝阳":这里的“汝阳”可能是某个地名,意指太守的名字因为政绩而广为人知。 - "此日单车俄罢郡":描述的是太守刚刚卸任的情景,用“单车”比喻其简朴的出行方式,表示从政时间短。 - "青春五马暂还乡":这里用了“青春”和“五马”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友人王敬美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赞赏,并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和执着追求。 第一联:“江左风流迥自分,中间小陆更能文” 。这两句主要表达了李白对王敬美的高度赞扬和赞美。“江左”即指长江之南,“风流”即风度,气质,才华横溢的意思。“小陆”指王敬美,“更文”即更有文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王敬美)的才华出众,风度翩翩,有如江南的风韵,又比一般的文人更有文采。
白雪楼 【注释】伏枕:躺下。空林:寂静的树林。积雨:久雨。开:散去。旋:很快。因:因为。一登台:登上高楼。大清河:指辽河,流经辽东地区。抱:环绕。孤城转:孤城在河中。长白山:位于今吉林境内,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邀:迎。返照:夕阳余晖映照。无那:无奈。嵇氏:指嵇康、阮籍等人,他们性格豪放不羁,崇尚自然,被后人称作“竹林七贤”。陶令: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诗风清新淡雅。何人
诗句:白雪新题照画阑,鲍山堪此对盘桓。 1. 诗意解读: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赏之情。他赞美友人能够以清新脱俗的诗句来装饰自己的白雪楼,使得这座楼显得更加美丽和有意境。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认为自己与友人有着相似的艺术品味和创作风格。 2. 关键词解释: - 白雪新题:指新的诗歌作品被题写在白雪楼上。 - 鲍山堪此对盘桓
寄右史 闻君天上听吹嘘,蓟北春风满素书。 东壁傥难分末照,何门不可曳长裾。 即看投散官逾稳,莫笑怜才术大疏。 诸子当时堪自见,于今意气有谁如。 注释: 闻君天上听吹嘘:听说你在天界受到吹嘘。 蓟北春风满素书:指蓟北的和煦春风吹遍了你的书信。 东壁:古代宫殿名。这里以“东壁”喻朝廷。 倘难分末照:如果分辨不了(朝廷中的)细微差别。 何门:什么门户。 何门:什么门户。 即看投散官逾稳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太霞高馆洞天遥”:描述太霞高馆的遥远和神秘。这里的“太霞”可能指的是一种壮丽的景色或者是指某种特定的地名,而“高馆”则暗示着这是一个高远、幽静的地方。“洞天”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与世隔绝、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对太霞高馆内部环境的描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遥”字的使用,增添了一种距离感,让人更加向往这个地方。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建州(今福建建瓯)任职时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吴使君从建宁调任邵武,十年间辗转流离,最后定居于建州,并把“铜符”分给闽地的七郡。后四句描写吴使君的风采与雅好,表达了对他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对朝廷不重用贤能者的不满情绪。全诗感情真挚,风格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答案】 ①十载徘徊侍从群:十年间辗转流离,最后定居于建州;②铜符更向七闽分:把“铜符”分给闽地的七郡;③落魄终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