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是元代吴当所作的一首竹枝词,全诗如下: 殿头云气尽成龙,水晶帘影散高春。阿母传杯池上宴,帝子吹箫月下逢。 译文: 殿头云气化作龙形,水晶般的窗帘映照出春天的气息。阿母在池上举办宴会,帝子在月下吹奏箫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而细腻的画卷,展现了一个皇帝和他的随从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到滦京(今北京)之间的旅行场景
注释: ①霓旌:彩虹般的旗帜。移仗:移动仪仗。蕊珠宫:指天宫。 ②云母:一种宝石,有光泽。屏门:帘幕。不隔风:没有阻碍风。 ③花外侍臣:指在花丛中站岗的侍从。久立:长时间站立。 ④新歌:新编的歌曲。 赏析: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是一组以乐府古题写的长篇叙事诗。这组诗共有十首,写男女恋情,写农村生活,写战争,写劳动场面,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竹枝歌九章》(即《竹枝辞九首》)
雨过平沙不染泥,彩索凌风御帐齐。宫臣报道晓寒浅,有个黄鹂深树啼。 诗句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雨过平沙不染泥:雨水过后,平坦的沙地不再被泥土覆盖。这里的"沙岭"指的是元大都郊外的一片区域,通常指代京城附近的自然景观或皇宫周边的地带。 2. 彩索凌风御帐齐:彩色的绳索在风中飘舞,如同皇帝的帐篷般整齐排列。这句描绘了皇宫中的壮观景象,暗示着皇权的象征。 3. 宫臣报道晓寒浅
注释:扈跸(hu jié)即随驾,指跟随皇帝出行。沙岭,即沙城,今河北张家口市沙岭子。滦京,即滦州,今河北滦县。翠华,皇帝的仪仗队,因以“翠华”为代称。麋鹿生茸草茁芽,指皇帝狩猎,捕获了一只麋鹿和一些野草。射得黄羊充内膳,指皇帝在狩猎时射到了一只黄色的羊,将它作为御膳。江南新贡茶,指江南地区新进贡的茶叶。 赏析:此诗描绘了皇帝狩猎的情景以及江南新贡茶的场景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马群弥野草连云,当年玉帐度秋春。迎日捷书频送喜,内间赐与出金银。 注释:竹枝词,即竹枝曲,一种古体诗歌形式。扈跸(hu jù),指皇帝车驾出行时扈从护卫。上都,这里指北京。沙岭,即今北京市怀柔县境内的雁门关,是元大都城北的重要关隘。滦京,即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南镇,是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的地方。这首诗描绘了元朝初年,扈驾皇帝巡游京城的情景
【注释】: 果熟冰盘进御黄,秘殿挥毫对日长。元臣补衮应无阙,新赐宫衣自上方。 (1)“果熟”:指果实成熟。 (2)“冰盘”:喻为晶莹洁白的冰盘,形容皇帝所进之瓜果如冰雪般清甜。 (3)“秘殿”:指皇宫中的内宫。 (4)“挥毫”:指书写。 (5)“补衮应无阙”:意谓元臣在朝廷中补任要职,不会缺位。 (6)“新赐宫衣”:新赐给皇后的衣服。 (7)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皇帝亲自到果园采摘水果,并赐予群臣
宫车调得马蹄匀,细草轻风不动尘。织成翠羽垂珠幕,缕就黄金结绣茵。注释:宫车(皇帝的车驾):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辆。调得马蹄匀:使马蹄均匀地踩在车轮上,形容车轮与马蹄的接触面非常平整。细:指小而柔软。轻风:微风。翠羽:翠绿色的羽毛。垂:挂。珠幕:装饰精美的帷幕。缕就:用丝线缝制。黄金:指丝线。结绣茵:铺上绣有花纹的铺垫物。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出行时的场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皇帝出行时的景象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露下穹庐暑气苏,卧看织女映黄姑。山泉响似江南雨,林下不闻啼鹧鸪。 注释:在露水覆盖的地方(露下)帐篷里的暑气消失了,我躺着看着天空中的织女星映照在黄河边的黄姑山上。山泉的声音就像江南的雨声一样清脆悦耳,树林中听不到鹧鸪鸟的叫声。 赏析:此诗描写了扈从皇帝巡游途中,作者在帐篷里看到天象和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注释】 扈跸都:皇帝巡行所经之地。 沙岭:地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元大都南郊。 陂陀:曲折蜿蜒。 涧泉十里九曲折:形容山间溪水弯弯曲曲流过。 北向天边作御河:指沙岭以北,是通往京城的御用河流。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游历京城时所见的景致。首句点明游历之地为扈从途中;颔联写沿途风清雨后,白云如雪;颈联描写山涧泉水流过曲折的山路,最终汇成向北流淌的河流,即所谓的“御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山前马陈烂如云”:这句诗描述的是山前的马匹堆积如云,形象地描绘了马的数量之多,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2. “九夏如秋不是春”:这句诗通过对比九月份的夏天和春天,表达了某种情感或景象的变化。这里的“九夏”指的是秋季,而“春”则代表春天。诗人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尽管是深秋时节(暗示着冬天即将来临),但天气并没有像春天那样温暖。 3. “昨夜玄冥剪飞雪,云州山里尽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