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竹枝词 短长亭子卧烟岚,亭上行人笑语酣。 怕是早妆太草草,临流更把野花簪。 注释: 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诗,以竹枝为词牌的诗歌。 短长亭子卧烟岚:在长亭上,烟雾缭绕中躺着。 亭上行人笑语酣:亭上的行人在欢笑交谈。 怕是早妆太草草,临流更把野花簪:恐怕她早早起床化妆匆忙了,对着流水更把野花插到头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早晨起床后,匆匆地洗漱打扮,然后对着流水,将野花插到头上的情景
竹枝词 山桃花发竹鸡啼,几日茶枪绿已齐。欲摘香芽烟水阔,呼郎背过碧山溪。 注释:竹枝词:一种民间曲调,多描写男女恋情。 山桃花:指映山红(杜鹃花)。 竹鸡:即斑鸠,因其羽毛间有黄黑色斑点而得名。 几日:几天时间。 茶枪:指茶树的嫩芽。 烟水: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 香芽:指茶芽。 碧山溪:即碧岩溪
【注释】: 1. 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裁,多以情爱为内容。 2. 大江,指长江。 3. 妾似船桅,比喻妻子像船上的桅杆,高耸入云。 4. 郎似逢,比喻丈夫像船逢一样,能乘风破浪前行。 5. 篷无定向,篷是船帆,随风漂泊不定。 【赏析】: 这是一首竹枝词。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对恩爱夫妻在浩渺的大江中,乘风破浪,同甘共苦的情景。诗的首句“侬家住在大江东”,写出了这对夫妻的家在江边
春水新添几尺波,泛舟小妇解吴歌。 笑指侬如江上月,团圆时少缺时多。 注释: 1. 春水新添几尺波:春天的河水水位上涨,增添了几尺高的波浪。 2. 泛舟小妇解吴歌:在船上游玩的小女子能够演唱吴地的歌曲。 3. 笑指侬如江上月:她笑着指着我,像江上的月亮一样,时而圆满时而缺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性生活的诗歌。诗人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子在船上游玩的情景。她能够演唱吴地的歌曲
【注释】 竹枝词:唐代民歌的一种。多描写男女爱情生活。 溪:指小溪,流水潺潺的山间小溪。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常并游。太煞騃:形容它们很可爱。 沙抟龟蟹欺鸡冠:沙上堆成的小堆像龟和蟹的形状。 溜急鱼虾夹蚌胎:水流湍急之处,鱼虾和蚌的卵被夹在石缝中。 【译文】 溪边小溪旁的鸳鸯好俏皮,三五成群地来洗羽毛。 沙滩上堆成的小堆像龟和蟹,把鸡冠儿也压得喘不过气。 急流中水草缠紧鱼虾和蚌的卵
注释:在小儿子的门前唱着竹枝舞曲,美丽的女子在旁边送和词。只能听着声音却听不清歌词,隐约间仿佛听到了离别时的怨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天场景,以稚子和歌、佳人送和的方式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的“稚子”与“花下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天真烂漫的孩子,后者则代表着优雅动人的女子。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诗中的主要画面,而“闻声听不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此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晚景,全诗从“横塘秋老”起笔,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江南水乡图:荷花枯败,荷叶凋零;江面宽阔,水面开阔,两岸人家炊烟袅袅,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惊起鸳鸯不成浴”写江面上一对鸳鸯被桨声惊起,不能在水中成双成对地游弋、游戏了
注释:在西子湖的岸边有一个卖酒的小摊,春风轻轻吹动着酒旗随风摇摆。行人买了酒一边唱歌一边离去,踏碎了堤上满地的山杏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色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子湖畔春天的美景,以及人们在这里饮酒赏景的热闹场景。其中“春风摇荡酒旗斜”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中酒旗随风摇曳的情景。而“行人沽酒唱歌去”则表现了人们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不忘欣赏音乐之美
竹枝词 瀼东瀼西春水长,郎舟已去向瞿塘。 巴江峡里啼猿苦,不到三声已断肠。 赏析: 《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摹拟巴渝民歌的名篇,写的是一位初恋少女的心情。诗中运用谐声双关语、语意双关、语言搞笑等手法,表现了她的迷惘、眷恋、忐忑不安和希望等情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春天长江三峡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竹枝词 栀子花心一点黄,江头日日抱清香。 郎心不解花心苦,露叶含啼枉断肠。 --- 注释: - 栀子花:一种植物,其花有黄色的心形,香气浓郁。 - 一点黄:形容栀子花心部的颜色是黄色,这里用“一点”来强调其颜色的鲜明和独特。 - 江头:此处指江边,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地。 - 抱清香:形容栀子花散发出的香味浓郁而持久。 - 郎心:这里的“郎”指的是恋人或爱人,“心”则暗指心。 - 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