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鸳鸯太煞騃,三三五五濯波来。
沙抟龟蟹欺鸡冠,溜急鱼虾夹蚌胎。
【注释】
竹枝词:唐代民歌的一种。多描写男女爱情生活。
溪:指小溪,流水潺潺的山间小溪。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常并游。太煞騃:形容它们很可爱。
沙抟龟蟹欺鸡冠:沙上堆成的小堆像龟和蟹的形状。
溜急鱼虾夹蚌胎:水流湍急之处,鱼虾和蚌的卵被夹在石缝中。
【译文】
溪边小溪旁的鸳鸯好俏皮,三五成群地来洗羽毛。
沙滩上堆成的小堆像龟和蟹,把鸡冠儿也压得喘不过气。
急流中水草缠紧鱼虾和蚌的卵,它们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全诗以“竹枝词”命名,表明作者对这种诗歌形式的偏爱以及其艺术上的造诣。
“溪上鸳鸯太煞騃”,首句便开门见山地描绘出了画面。在诗人眼中,溪上那些嬉戏的鸳鸯是那么天真可爱。诗人用“太煞騃”这一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将鸳鸯的活泼可爱形象地展现出来。这里的“騃”与“黠”意思相近,都是形容人聪明伶俐的意思。诗人用它来形容鸳鸯,既突出了它们活泼可爱的特点,又增添了几分俏皮之感。
“三三五五濯波来。”接下来,诗人转向对鸳鸯戏水情景的描绘。“三三五五”形容的是一群群、一串串的鸳鸯,它们在溪水里欢快地游玩。“濯波”则是指鸳鸯在水中畅游的情景,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沙抟龟蟹欺鸡冠”,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描绘了鸳鸯在水中嬉戏的情景。“沙抟”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水底沙石堆积的景象;而“龟蟹”则指的是水中出现的一些动物,它们在水中活动自如,形成了与鸳鸯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溜急鱼虾夹蚌胎”,最后一句诗再次回到主题。“溜急”一词形容水流湍急,而“鱼虾”则指的是水中游动的动物;“蚌胎”则是指附着在河蚌壳上的胚胎。这些生物在水流湍急之处被困住,无法动弹,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自然生态的画卷。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鸳鸯嬉戏、鱼虫受困等场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