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淲
微雨:细雨 云间度微雨,沾洒草木净。 披衣未盥栉,失却体中病。 屋角鸠鸣阴,是亦彼情性。 今我睡既醒,岂不有孤咏。 译文: 细雨在天空中飘洒,沾湿了草木变得干净。 穿着衣服还没洗漱完毕,丢失了身体中的疾病。 屋檐下老鹰叫声低沉,这也是你性情的体现。 如今我醒来已经醒了,难道没有孤独的吟咏? 注释: 1. 微雨:细雨 2. 云间度微雨,沾洒草木净。 ——云中降落的细雨,沾湿了花草树木变得干净。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积日困秋雨,晓起天开明。 - 注释: 长时间被秋雨困扰,等到早晨才看到天空渐渐放晴。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久旱逢甘露的渴望和喜悦之情。秋天本是多雨的季节,但长时间的阴雨让人感到沮丧和疲惫。当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时,诗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朗天气,内心充满了欣喜和感激。 2. 披轩纳晴光,树影当阶横。 - 注释: 推开窗户迎接晴朗的阳光
夏夜玩月 夜气生微凉,山空步明月。 飞光入人家,流影到林樾。 零零白露滴,冉冉清思发。 乘云度罡风,天上有宫阙。 注释: 1. 夜气生微凉,山空步明月:夜晚的气温变得稍微凉爽,山间空荡的地方踏着明亮的月光。 2. 飞光入人家,流影到林樾:月光如飞花般飘进人家,流影映照在树梢上。 3. 零零白露滴,冉冉清思发:零星的白露从空中落下,我慢慢地生出一种清新的思绪。 4. 乘云度罡风,天上有宫阙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落日青松间: - 关键词解读:“落日”指的是太阳西沉,天色渐暗。“青松间”则描绘了松树在黄昏时分依然郁郁葱葱的景象,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背景。 - 意象赏析:通过描写落日下的松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美景的情怀。这种场景往往使人联想到高洁的品质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2. 疏明山翠寒: - 关键词解读:“疏明”形容光线透过云层照射下来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阴:阴暗,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微霜:早晨霜气。 清寒:寒冷。 人物:人们。 行都:京城。 占江海:控制江河湖海。 鱼盐:水产品,泛指水产。 经营:管理,治理。 三京:指洛阳、长安、东都(今洛阳)。 太平:天下大治。 【译文】 去年冬天是阴天,今年却是晴天。 晨起见到霜气,感到十分寒冷。 人们欢声笑语,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京城占据江海,水产品容易经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夜久群动息 - 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使得周围的所有活动都安静下来。 2. 巡檐尚何观 - 即使站在屋檐下,也感觉不到任何乐趣或美。 3. 庭空叶忽坠 - 庭院显得空旷,树叶突然落下的声音(“忽坠”)。 4. 琤若摧琅玕 - 声音清脆如同摧毁了玉石一样,形容落叶声非常清脆响亮。 5. 芒寒星彩动 - 星光闪烁,寒冷的露水使星星的光芒更加耀眼。 6. 霜气尤弥漫 - 霜气弥漫
【注释】 玉溪楼:唐宋时在今四川雅安西,有“玉溪”之号。 山晴夜自明:山在晴天的晚上也显得特别明亮。 草树遥可瞩(zhǔ):远望草丛树林,可以看得很清楚。 楼头春已非:楼头春天已经过去了。 月如玉:月亮像美玉一样皎洁。 沟流杂蛙黾(mǐn): 小水沟中流着青蛙和蛤蟆。杂:众多。黾:青蛙别称。 信阅人代速:确实知道人类代代相传迅速。 【赏析】 这首五绝写于作者被贬谪为江阴尉时。诗写玉溪楼上观赏月色
【注释】 日长:阳光充足。 既自罕人迹:既已很少见到行人。 而犹闻市声:然而还能听到卖东西的声音。 物生各有态:万物生长各有形态。 境异:环境不同。 吾其撞余醒:我撞破酒醉后醒来。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日光照映下,独自漫步于旷野之中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句“日长”点明时令是初夏。第二句“日长林影聚”,以日高林密作背景,突出了林荫的浓重,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
掩关月色满窗宴坐久之掩上门帘,月光洒满了整个屋子。我坐下来静静地欣赏着这宁静的夜晚,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云窗月当午,小醉人未眠。 窗外的月亮高悬在天空,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来。我微醺的状态让我无法入睡,仍然坐在那里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儿童鼻鼾雷,听息方绵绵。 孩子们在家中熟睡,他们鼻子里发出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这种声音让我感到十分安静,只有他们的呼吸声轻轻传来。 万籁一以虚
月过林端清甚 月穿过树林的尽头,显得分外明亮。 月出双树间,营魄何流光 月亮从两棵树中升起,月光如流水般流动。 初弦还当午,净极涵莽苍 初弦的月光正午时分,皎洁无瑕地映照在莽苍的天空。 溪虚响城角,露重天欲霜 溪水因月光而产生虚幻的声音,天地间似乎弥漫着寒冷的气息,预示着霜降即将来临。 送客出篱门,共立古道长 我送别客人走出篱笆门,我们在古老的道路上久久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