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林影聚,早暮气弥清。
既自罕人迹,而犹闻市声。
物生各有态,境异俱忘情。
门前酒谁来,吾其撞馀醒。
【注释】
日长:阳光充足。
既自罕人迹:既已很少见到行人。
而犹闻市声:然而还能听到卖东西的声音。
物生各有态:万物生长各有形态。
境异:环境不同。
吾其撞余醒:我撞破酒醉后醒来。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日光照映下,独自漫步于旷野之中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句“日长”点明时令是初夏。第二句“日长林影聚”,以日高林密作背景,突出了林荫的浓重,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第三句“早暮气弥清”承接前一句的意境,描写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环境气氛。“气弥清”即气氛之清朗;“早暮”则指早晨和傍晚,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时候。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写出了诗人置身林中的感受。第四句“既自罕人迹”,说明诗人在林中行走已久,但还很少见到行人。“罕人迹”与“独行”、“幽居”相对应。“而犹闻市声”,诗人又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卖东西的声音,这声音虽微弱,但却足以让诗人感觉到它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渲染出林中环境的静谧,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静谧生活的喜爱。
五、六句,诗人由写景转入抒情。“物生各有态”,这是全诗的关键句,也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在这里指出万物生长各有其形态,各自有着不同的状态,这就为下面说环境的变化提供了依据。接着,诗人用一个设问,“境异俱忘情”,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环境各异的地方,却能够忘却感情。这一部分是全诗的重点,它概括了前面所写的景物的特点。
七、八句,诗人由抒情转向写意,抒发自己的感慨。“门前酒谁来”,写自己独饮无侣的情景;“吾其撞余醒”,写自己醉酒后醒来的情形。“门前酒谁来”,既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化,又是对整个上文的具体化,它既表现了作者独饮时的寂寞无聊,又表现了作者对于孤独的深刻感受;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结尾,它既表现了自己醉酒后的无奈情绪,又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