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注释:渔阳的突骑是幽州、并州的子弟,弯弓射猎南山的边陲。他们横行天下却没有被征服,意气相投的人怎么能了解他们的志向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渔阳突骑的英勇豪迈,表达了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感。诗中“未遂”和“结主知”两个关键词体现了突骑们不甘屈服、追求自由的精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注释】 王树:指高大的梧桐树。团扇:古代的一种圆形扇子,用竹或木为骨,上蒙以彩绘或刺绣的绢帛,形状如半个铜钱或圆月,供人摇扇取凉。置不理:不理会。侬(nóng):古时女子对男子的亲昵称呼。戴冠子:头上戴着帽子。 【译文】 凉爽的风儿吹拂着高高的梧桐树,你却将那团扇儿放在一边不去理会。 我也有凉有热,何况你头戴帽子,更显得炎热难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通过写一个少女的怨情
注释: 郎君居住在西边的江水头,我居住在东北边的江边。 如何能够使得冰完全融化,永远避免风波之苦? 赏析: 这首诗是《子夜四时歌八首》中的一首春歌。诗中描绘了一对恋人在春夜时分,分别居住在西水头和东北浒的景色。然而,他们却面临着无法让冰融化、避免风波之苦的困境。 “郎住西水头,妾住东北浒。”这两句诗描述了两位恋人的住处。他们分别住在西水头和东北浒,这两个地方在地理上是相隔甚远的。然而
注释: 雪飘怅难行,室内不能相见。 不畏风色严寒,只怕雪上留下脚印。 译文: 雪花飘飘难以行走,你我相隔室内无法相见。 不怕风色严寒,只怕雪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赏析: 这首《子夜四时歌》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里,因为大雪而无法出门与爱人相见,内心充满了惆怅和无奈。诗人以“雪飘”为引子,引出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他不怕外面的风冷雪寒
【注释】 掌上:比喻手中。阳馆:指太阳,阳光照到的地方。素雪:白色,形容雪花晶莹洁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日出时去观赏美丽的日出,晚上则在风台上欣赏风雪的景色,并把这两种美景比作手中的舞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句 1. 雷之奋:形容雷电之力猛烈,奋起。 2. 翕兮张:形容雷电之力强大,充满天地,气势恢宏。 3. 山之阳:指山的南面。 4. 发坤藏:指大地深处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如同隐藏在地下的宝藏。 5. 辟哉昌:指开创新局面,发展繁荣。 6. 群龙载浮列缺光:形容众龙载舟而行,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 7. 列缺光:指光明照耀大地。 8. 烜中土:指光明照亮四方。 9. 惠甘雨:恩泽如甘霖般滋润万物。
这首诗是一首古代的抒情诗,描绘了春天桃树下欢乐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共欢桃下嬉" - 在桃花树下一起欢乐嬉戏。 - 关键词:桃(桃花),嬉(玩耍) 译文:我们在一起欢笑,在桃花树下玩乐。 2. "心同性不同" - 虽然我们的心意相同,但我们的本性却不同。 - 关键词:心同(心意相同),性不同(性格不同) 译文:虽然我们的心意相通,但我们的个性却有所不同。 3.
【注释】: 子夜四时歌八首春歌之一 1. 柳条宛转结,蕉心日夜卷。 2. 不是无舒时,待郎手自展。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相思之情的小诗。 “柳条宛转”,以柳条之长来比喻女子之长发,婉转如柳枝,柔美而有生命力,形象生动;“蕉心日夜卷”,“蕉心”指芭蕉叶,芭蕉叶呈心形,故称蕉心。芭蕉叶在夜晚会卷缩在一起,而白天则舒展开来,这里用芭蕉叶日夜卷缩和舒展来比喻女子日夜相思的情状。
【注释】 子夜四时歌八首:汉乐府《杂曲歌辞》中的一组诗。共八首,分别以四季为题。 独夕玉阶侧:独自站在月色照耀下的石阶旁。 仰看三星烂:抬头望着天上的星,说它们烂漫如玉。 畏热不归房:怕热,不愿回到自己的房间去。 徘徊夜将半:在月光下徘徊,直到半夜还不想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思念情人的诗。诗中写她“独”立月下,仰头望星,“畏热不归房,徘徊夜将半”
注释: 幽兰:一种香草,这里借指女子。 敷紫茎:紫色的茎。 罗列:排列,此处形容花多而密。 生堂基:生长在堂基上。 逾时:过了很长时间。 君:指男子。 不采:不采摘。 隔情:隔阂的情感。 当怨谁:当是怨谁。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幽兰的诗,通过描写幽兰的生长、被采摘的过程和女子因被采摘而产生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首句“幽兰敷紫茎”,以幽兰为题,描绘了幽兰的紫色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