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诗句翻译: 月下独酌其二 李梦阳 白石谁家濑,轻鸥二月湍。踏歌逢卫女,风曩似长干。 译文: 清澈的溪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岸边轻盈的水鸥翩翩起舞。我踏着欢快的歌声,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舞姿和江水边的风光一样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李梦阳的作品《泉上独酌二首》中的第二首,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晚江边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水鸥的轻盈和女子的舞姿
《黄州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中第二首题为“其二”,表达了诗人在黄州贬谪期间的孤独与思考。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日落清江远,光摇赤壁山: - 意境描述:描绘了夕阳余晖下,长江对岸的赤壁山显得格外壮观的景象。 - 关键词:“日落”、“清江”、“光摇”、“赤壁山” - 赏析:通过这些词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平和。 2. 无人说吴魏,来往钓丹闲:
浩浩长江水,黄州那个边。 岸回山一转,船到堞楼前。 译文: 浩浩的长江水流淌不息,那是黄州的边界。江岸曲折环绕,山峦在江边回旋,船只行驶到城楼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州的地理特征和自然风光。首句“浩浩长江水”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黄州的江水浩瀚。接下来的“黄州那个边”,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黄州的地理位置,为下文的描写打下基础。 次句“岸回山一转”
【释义】 白塔寺:白塔。 遥访青莲宇,相将白塔原:远远地探访青莲寺的旧址。青莲即佛教中的莲花,此处借指寺庙。 春风亦自动,争柰碧莎繁:春天的风吹拂,使百花竞放,怎能奈何那茂盛的碧绿的莎草呢?奈,无奈。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白塔寺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白塔寺古朴而优美的风貌,并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遥访青莲宇”,直接点题。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古寺旧址
注释:书院现在很少有人迹,繁台上是古代的名胜。楼花飞向了燕子,塔树不巢莺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第一句“书院今人迹”,写出了书院现在的冷清与荒凉。第二句“繁台上是古代名”,引出了古时书院的繁华,也暗示出诗人对书院历史的感慨。第三句和第四句“楼花番入燕,塔树不巢莺”,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书院的自然美景
双泉寺题壁二首其一首 寺庙僻静人稀少,夜间细雨打秋草。 山间老僧出来招待客人,落叶不曾收拾扫落掉。 注释:僻静——寂静。 赏析: 《双泉寺题壁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第二首。此诗写山中景致与幽寂之境,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寺僻无人行”,点出了双泉寺的偏僻之处,没有游人到访。“夜雨长秋草”,描绘了一幅夜晚下秋草茂密、雨声淅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
【解析】 “饮罢”句:喝完美酒,便坐在塔廊里。 “塔深”句:塔楼很高很幽深,萝叶垂挂下来。 “欲枕”句:想躺在石头上休息,等待清凉的秋风。 译文:喝完美酒,我坐在塔廊上,塔楼很高很幽深,萝叶垂挂下来。我准备躺在石头上休息,等待清凉的秋风。 “上方寺”是这首诗的题目,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喝酒之后坐在高处,欣赏周围的景色,然后打算找个地方睡觉,等待清凉的秋风,最后以期待的心情结束全诗。 【答案】 上方寺
注释:我曾在双泉寺中游览,在东边墙壁上题写了诗。三年没有见到过僧人了,见到他时已经满头白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双泉寺的深深怀念和对僧人们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双泉寺中的游历,以及在东边墙壁上题写的诗。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心中珍贵的回忆。然而,由于三年没有见到僧人们,如今见到他们时,已经满头白发,不禁感慨万分。这种感情表达得非常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僧人们的深深怀念和敬爱之情
【注释】 1. 锁院春霖积:锁院,指科举考试的场地。春霖,春天久雨。 2. 分司湖水遥:分署,分别负责,掌管。湖,湖泊。 3. 萋萋洒书阁:萋萋,形容草木茂盛。洒,洒水。书阁,藏书楼。 4. 蔼蔼度空寮:蔼蔼,形容空气清新。度空寮,通过空无一物的书房。 5. 叶洗临轩翠:临轩,靠近屋檐。临轩翠,形容树叶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非常鲜绿。 6. 花含向客娇:含,包含。向,面对(人)。客,这里指诗人。娇
诗句:白鹿昔成群,鹿去谁复来。 译文:曾经一群白鹿在森林中嬉戏追逐,现在鹿群离去,又有谁能回到从前? 赏析: 本诗以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自然状态,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无法挽留,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