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今人迹,繁台古代名。
楼花番入燕,塔树不巢莺。
注释:书院现在很少有人迹,繁台上是古代的名胜。楼花飞向了燕子,塔树不巢莺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第一句“书院今人迹”,写出了书院现在的冷清与荒凉。第二句“繁台上是古代名”,引出了古时书院的繁华,也暗示出诗人对书院历史的感慨。第三句和第四句“楼花番入燕,塔树不巢莺”,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书院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书院今人迹,繁台古代名。
楼花番入燕,塔树不巢莺。
注释:书院现在很少有人迹,繁台上是古代的名胜。楼花飞向了燕子,塔树不巢莺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第一句“书院今人迹”,写出了书院现在的冷清与荒凉。第二句“繁台上是古代名”,引出了古时书院的繁华,也暗示出诗人对书院历史的感慨。第三句和第四句“楼花番入燕,塔树不巢莺”,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书院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注释】 可讶:可怪。 司徒庙:指东晋司徒王导祠。 孺子坟:指东晋孝子王献之墓。 哲人:贤人。 一哭:为王献之哭泣。 汉鼎:喻国家。 江畔草:指江边草,即“江浦草”的简称。 松上云:指松树之上的白云,即“松云”的简称。 车马客:指来往的车马宾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徐州刺史任内,路过东晋司徒王导祠堂时,见门联上写着“门引江浦草”,下联写“榻留松云”。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南州:指南方。 不读南州传,谁知高士心:不读《南史》,不知高士的内心。 江城遗冢:江边的古城遗址上,有一座高士的坟墓。 春日古祠深:春天的阳光下,古祠堂显得幽深寂静。 竹鸟嘤嘤合:鸟儿在竹林中鸣叫,声音和谐。 松墙靡靡阴:松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曲江千载碣:曲江边上有一块千年前的石头。 书罢泪盈襟:读完碑文后,眼泪流满了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古人的诗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与赏析: 1. 经长陵诣黄花镇(过长陵到黄花镇) - 注释:长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黄花镇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古都出发,经过一片荒凉的土地,最终到达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的场景。 2. 沙岭群峰会(沙岭上群峰汇聚) - 注释:沙岭,即山岭,这里指代连绵的山脉;群峰汇聚,意味着山峰众多,形成了壮观的山景。
韩文公祠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 立望潮阳近,翻翻海气征。 注释: 1.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这句诗描述了韩文公祠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2.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这句话表达了韩文公的服饰和文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3.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这句诗描绘了韩文公祠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春天里鸟儿的啼鸣。 4.
鹅湖书院 书院佛堂边,颓垣岭谷连。 四时僧酒扫,千古俨高贤。 立壁东莱毅,悬河子静偏。 众流终一海,流泪考亭前。 注释: 鹅湖书院: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的一座古代书院。 佛堂边:指书院旁边有佛堂。 颓垣岭谷连:形容书院周围环境荒凉,颓败的墙壁与山间的小径相连。 四时僧酒扫:指一年四季,僧侣们都会打扫书院,以示敬仰。 千古俨高贤:意为书院自古以来都是高贤的聚集地
徐苏二祠 孺子真高特,云卿崛后先。 挥锄傲汉冕,捆屦卧江烟。 宁饫糟糠毕,耻同贪浊全。 凄凉百代宇,怅望一潸然。 注释: 1. 孺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被称为“孺子”。 2. 云卿:指汉代董仲舒,他是西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政治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3. 挥锄傲汉冕:形容自己像董仲舒那样在朝廷上敢于直谏,不卑不亢。 4. 捆屦卧江烟:形容自己像颜回那样清贫自守
武阳郡公祠 惠爱前人迹,追思后代心。 洪都观察庙,香火古江浔。 白日江山过,青松霜露深。 亦知精爽异,应厌鼓鼙音。 注释: 武阳郡公祠:指的是纪念武阳郡公的祠堂。 惠爱:对别人的恩惠爱护。 前人迹:指前人的足迹或事迹。 追思:思考怀念。 后代心:后代的心愿和心情。 洪都观察庙:位于江西南昌市的一座寺庙,名为“洪都观”。洪都观察是指宋代的名将李显忠担任江西洪州(今南昌)知府时的官职名称。 香火
胡蔓黄河限,秦亡紫塞存。 碛沙浮落日,寒雾宿疏墩。 哨马三边动,烧荒千里昏。 将军拜金印,白骨不曾论。 注释: - “胡蔓”是“胡地的边际”的意思,这里指代的是边塞地区。 - “黄河限”意味着黄河是边界的象征,这里的“限”字暗示了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边界的意义。而“秦亡”则指的是秦朝的灭亡,这可能象征着一种衰败或不稳定的状态。 - “紫塞”是古代用以指代边关的地名
寺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注释】 银山寺:坐落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北的银山南麓,故名银山寺。倚铁壁:指背靠铁色山崖。天外:天空之外。削三峰:像刀劈一般从云中削出。下见:在下面看见。林中寺:指庐山东林寺,因建在山林中而得名。来闻午后钟:在傍晚时分听到寺院里的钟声。雷雨拔门松:指雷电击落松树而形成的门。西望诸陵接:向西远望,群山与诸陵相接。云成五色龙:云雾缭绕如五色龙腾舞。 【赏析】 这首诗写游庐山所见景物。首句“银山倚铁壁”
浩浩长江水,黄州那个边。 岸回山一转,船到堞楼前。 译文: 浩浩的长江水流淌不息,那是黄州的边界。江岸曲折环绕,山峦在江边回旋,船只行驶到城楼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黄州的地理特征和自然风光。首句“浩浩长江水”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黄州的江水浩瀚。接下来的“黄州那个边”,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黄州的地理位置,为下文的描写打下基础。 次句“岸回山一转”
西亭书院偕孙东蒙宴集 不识王孙馆,翛然水竹乡。 林堂秋黯淡,烟溆晚苍茫。 雅会留孙绰,追陪愧子方。 传杯散图史,馀兴满沧浪。 注释: 1. 不识王孙馆:意指不知这是什么地方,可能是指某个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 2. 翛然水竹乡:形容这个地方宁静幽雅,如同水边的竹林一般。 3. 林堂秋黯淡:描绘了林堂在秋天时的昏暗景象,可能是由于天色已晚或光线不足造成的。 4. 烟溆晚苍茫:形容晚烟缭绕
《黄州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中第二首题为“其二”,表达了诗人在黄州贬谪期间的孤独与思考。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日落清江远,光摇赤壁山: - 意境描述:描绘了夕阳余晖下,长江对岸的赤壁山显得格外壮观的景象。 - 关键词:“日落”、“清江”、“光摇”、“赤壁山” - 赏析:通过这些词汇,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平和。 2. 无人说吴魏,来往钓丹闲:
送人游西山诸寺 珠林开宝刹,福地尽楼台。 神鬼虚堂静,丹青画壁开。 飞泉天外落,独鹤岭边来。 恨不同君往,登临谢俗埃。 【注释】 1. 珠林:指佛塔或寺庙。 2. 福地:指佛教圣地。 3. 虚堂:空荡荡的庙堂。 4. 丹青:这里指绘画。 5. 飞泉:指瀑布。 6. 谢(xiè):辞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首句“珠林开宝刹”
诗句翻译: 月下独酌其二 李梦阳 白石谁家濑,轻鸥二月湍。踏歌逢卫女,风曩似长干。 译文: 清澈的溪水在月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岸边轻盈的水鸥翩翩起舞。我踏着欢快的歌声,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舞姿和江水边的风光一样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李梦阳的作品《泉上独酌二首》中的第二首,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晚江边景色。诗人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水鸥的轻盈和女子的舞姿
【注释】 1. 宿惠公禅堂:宿在惠公禅堂。宿,住宿;惠公,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字元直;禅堂,佛教寺院中的僧徒讲经说法的地方。 2. 曲径:曲折的小路。幽斋:幽静的斋室。不可寻:不容易寻找。行处:行走之处,指禅堂所在。竹阴:竹林中的阴影。 3. 客来:客人来到。深院:寂静的院落。无人语:没有说话的人声。磬音:佛寺里的磬声。 4. 竟日悬灯:整天点着灯笼。悬灯,指悬挂灯火供夜间照明。元:通“原”